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复合营养果蔬汁加工技术 | ![]() |
|
技术简介: 复合营养果蔬汁加工技术基于果蔬原料含有的维生素、酚类、类萝卜素、果胶等膳食纤维等营养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交互作用及溶解特性,采用超细化均质、超高压均质等加工技术,实现不同果蔬原料的营养物质合理配比、实现果蔬原料中亲脂和亲水性物质均匀分散、提高复合果蔬汁贮藏期稳定性和营养功能保持,丰富果蔬汁的产品种类并实现多种果蔬营养物质补充的便捷消费模式。本技术解决的主要问题:超细化研磨技术可解决全果榨汁问题、不同品种果蔬原料果浆复配问题,并和合理调整果蔬原料比例,以利用不同生物活性物质之间交互作用,提升其生物利用率。超高压均质联合高静压或巴氏杀菌提高果蔬风味及热敏性营养物质保持,并实现复合营养果蔬汁货架期内安全问题。适用果蔬原料:苹果、柑橘、桃、梨、葡萄、菠萝、芒果、树莓、蓝莓、草莓、樱桃、胡萝卜、芹菜、菠菜、红甜菜等。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复合果蔬喷雾干燥技术与装备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以不同果蔬如苹果、桃、芒果、菠萝、蓝莓、树莓、番茄、南瓜、胡萝卜等为原料,经清洗、筛选、破碎、超细粉碎、不同果蔬浆科学配伍、超高压均质、低温喷雾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果蔬粉产品。本技术采用的超细粉碎、超高压均质及低温喷雾干燥技术,降低了营养组分的损失,提升了果蔬粉的风味品质及营养物质保留率。本技术可依据不同水果蔬菜的营养功能特性,进行科学配伍,充分发挥不同营养素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通过超细粉碎及超高压均质的联合,可以粉碎粒径达到微米或者纳米级别,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消化吸收及生物利用率。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 200 亿芽胞苏云金杆菌 HAN055 可湿性粉剂 | ![]() |
|
技术简介: 植物寄生线虫严重危害粮食和经济作物,其程度与昆虫造成的危害相当。目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特效药几乎没有,而且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高残留、高污染。苏云金杆菌HAN055 能够产生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很强毒杀活性的多种毒素成分,通过现代发酵工艺制备成200 亿芽胞可湿性粉剂。该制剂技术成熟,对环境友好,对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 70%以上,能够有效的防止植物寄生线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防治青枯病的噬菌体杀菌剂 | ![]() |
|
技术简介: 在全球最严重的植物细菌病害中,青枯病排在第二位,对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每年仅马铃薯的损失就达 10 亿美元。目前常采用的化学防治,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使防效越来越差。本实验室筛选了一系列噬菌体,可以高效感染不同地域和作物来源的青枯菌致病菌,基于此开发了防治作物青枯病的噬菌体高效杀菌剂。通过盆栽防效实验证明该产品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75%以上。本成果开发的噬菌体杀菌剂可对青枯菌进行有效的防治,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和价值。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防治黄曲条跳甲的 200 亿芽胞苏云金杆菌 HDF017 可湿性粉剂 | ![]() |
|
技术简介: 黄曲条跳甲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等经济作物。目前主要通过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效果越来越差。苏云金杆菌 HDF017 产生的伴胞晶体等毒素对鳞翅目昆虫具有很强的毒杀活性。通过现代发酵工艺制备成 200 亿芽胞可湿性粉剂,该制剂技术成熟,对环境友好,而且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用的各类化学农药,达到 70%以上。作为新型的杀线虫制剂,不仅有效的控制了黄曲条跳甲的危害,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开启了“绿色防控”的新天地。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发酵全麦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 |
|
技术简介: 发酵全麦是以小麦为原料,经浸泡、煮制、拌曲发酵而成的一种全麦食品,其颜色淡黄有光泽,滋味清甜,有宜人的发酵风味,口感弹糯且无渣滓感,营养丰富,富含还原糖、氨基酸、蛋白质、戊聚糖、钙铁锌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发酵全麦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以作为其他食品的原料或辅料。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多酚、维生素B族衍生物与脂质营养间的协同功效及其机理研究 | ![]() |
|
技术简介: 多酚、维生素B族衍生物与功能性脂质,均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有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共同作用时,可能存在一些协同效应,但具体的协同功效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需求旨在分析研究以黄酮类为代表的多酚、以NMN为代表的维生素B族衍生物与以DHA为代表的n-3脂肪酸间,对于特定生理功能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开发1-2款具有可验证生理功效的膳食补充剂。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需求一起共享 |
对谷物和芸苔属植物具有致病性的树状黄单胞菌的 PCR 诊断靶基因的选择 | ![]() |
|
技术简介: 2001 至 2008 年间,在俄罗斯分离出多种可侵染小麦、黑麦、大麦、番茄、向日葵和芸苔属植物的植物病原性黄单胞菌。本研究通过生理学测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确定了这些菌株在 Xanthomonas arboricola 种内的分类地位。对源自大麦的代表性菌株 3004 进行的基因组草图测序显示,该菌株缺失了 3 型分泌系统 (T3SS),并存在来自远缘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证据,其中包括一些毒力基因。基于此,研究人员认为 4 型分泌系统 (T4SS) 相关基因可作为针对该新兴病原菌进行组特异性 PCR 分析的理想靶标。研究建议使用 virD4、virB3、virB4 和 virB9 基因设计检测系统。在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初步的经典 PCR 试验后,最终设计了针对 virD4 基因 121 bp 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和 TaqMan® 探针。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成功扩增所有目标 Xanthomonas arboricola 菌株的 DNA 片段,而其他在相同宿主植物上发现的黄单胞菌物种以及其他致病或附生细菌均未产生扩增产物。经验证,该检测方法可便捷地用于检测患病植物和半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的细菌菌落中的 Xanthomonas arboricola 感染,且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 |
||
俄罗斯Modern agriculture未知类型一起共享 |
堆肥混合生物炭缓解玉米镉胁迫 | ![]() |
|
技术简介: 镉(Cd)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化肥、粪便、污水污泥以及大气沉降是土壤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有机质的缺乏也会加剧镉的毒性。生物炭由于其不易分解的特性,成为修复镉污染的有效土壤改良剂。镉可以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从而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关于生物炭或堆肥单独应用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生物炭和堆肥混合物(CB)协同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在玉米上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巴基斯坦木尔坦的农药质量控制实验室开展了一项盆栽试验,旨在探讨施用生物炭和堆肥混合物(CB)对玉米镉毒性的缓解效果。试验设置了三种镉浓度(0 mg Cd kg⁻¹土壤(对照)、2.5 mg Cd kg⁻¹土壤和5 mg Cd kg⁻¹土壤)和四种CB施用量(0%、0.50%、0.75%和1.00%)。结果表明,在最高镉浓度(5 mg Cd kg⁻¹土壤)下,施用1.00% CB的处理组表现出最佳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植株高度、根长、叶片数量、叶片和植株的鲜重和干重,并增加了叶绿素a、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同时,也观察到土壤pH值以及叶片花青素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1.00% CB在缓解镉毒性方面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施用1.00% CB能够更有效地减轻镉对玉米的有害影响,改善玉米的气体交换、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建议未来开展长期研究,并在不同地区评估生物炭和堆肥混合物对镉毒性的缓解效果。 |
||
南亚Modern agriculture未知类型一起共享 |
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学 | ![]() |
|
技术简介: 采集和分离豆状带绦虫虫卵、六钩蚴、豆状囊尾蚴及豆状带绦虫成虫四个发育时期的样品,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确定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差异,重点关注虫卵进入宿主体内发育为六钩蚴后的基因表达特征,找到豆状带绦虫六钩蚴时期防御宿主免疫攻击的关键基因,筛选出能用于豆状带绦虫疫苗研制及诊断的靶基因。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