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是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我公司委托安徽工程大学进行部分技术攻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主要基于太阳能光热系统解决传统采暖和制冷所产生的高能耗和应用范围小等问题,最终将形成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空调产品并进行产业化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商、农业和民用领域实现制冷、采暖一机多用,具有节能、季节匹配性好和应用领域广等优点,并替代传统电动空调制冷产品,有效解决了传统制冷采暖装置的高能耗和高污染问题。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太阳能光波转换-减反射双功能溶胶材料及纳米复合薄膜 | ![]() |
|
技术简介: 针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课题将减反射和光波转换有机结合开发太阳能光伏玻璃薄膜,在增加光子数量的同时提高有效光子比例,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指标:(1)通过前驱液配方、添加剂、制备工艺等优化,可使纯SiO2单层减反射薄膜可见光透过率≥95%。(2)TiO2-SiO2复合薄膜(HuLu)在350-1100;nm波段均具有良好的增透性能,其中HLu薄膜的最大透过率为96.68%。(3)将发光颗粒掺入SiO2溶胶制备复合薄膜,实现了光波转换-减反射双功能,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率可以达到7.41%。
成果优势及用途:(1)利用工艺简单的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使纯SiO2减反射薄膜的最大透过率高达95.82%,相对于白板玻璃的透过率在400-800nm可见-近红外宽范围内,过率增加值在2.7-3.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SiO2减反射薄膜的制备工艺更简化、更适合工业生产。(2)将核壳发光颗粒掺入SiO2溶胶中复合制备增透溶胶薄膜,在实现光波转换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节约稀土,降低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项目研发的Sol-gel减反射-光波转换层双功能薄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不需要改变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提高电池的性价比,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提供关键技术,对于加快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太阳能高效聚光热电联合供能系统 | ![]() |
|
技术简介: 应用背景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最为成熟和广泛的两个技术领域,但是由于其产能形式单一,最终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前景。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光电转化效率低(由于温度效应,晶硅型光伏发电系统综合光电转化效率只能达到12%-13%),光伏组件成本高,导致其成本回收期长。同时光伏电池生产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如何提高单位面积光伏电池的发电量,减少电池用量是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发电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聚光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片表面的太阳能能流密度,并大大增加光伏电池的光电输出功率,成倍减少电池片用量(用量为传统技术的1/4),间接降低了光伏电池生产的总能耗和总污染,但是提高电池表面太阳能能流密度的同时,电池的温度也急剧升高,严重影响电池的电输出性能和使用寿命,只有通过水冷的方式来降低电池温度,这就形成了该技术手段的另一种产能形式,太阳能热水。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四轮毂电机驱动混合动力越野汽车关键技术 | ![]() |
|
技术简介: 863东风中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产业化技术攻关东风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技术攻关武汉理工EMT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总装《战术车辆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及专用技术》预研合同( ZLY2011606 )双能源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采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由四轮轮毂电机全驱、采用防护承载式平板化车体结构与高机动性越野车底盘技术。序号 分类 指标名称轮毂电机功能样车 RST-V1 机动性能 0-96km/h 加速 12s 12s2越障能力指标 500mm 500mm3 静音行驶 纯电动行驶里程 50km 37km4静音侦查持续时间 1.5h 1.5h5 供电能力 车载用电功率 10kW 7kW6停车供电功率 25kW 20kW7 质量 总质量 6300kg 4800kg8载荷 1500kg 1200kg 1、提出"单轮路面地形状态识别 转矩控制 转速跟随”理论,形成控制基础,实现了经济性、机动性、驾驶方便性的本质提升,创建了我国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控制体系;发明"内生隐形桁架承载式薄刚壳”底部平板化车体结构,国际上最小的外形,最大的轻量化和可用空间;创"传递函数解析法”降噪,创建了我国汽车高强超稳定低噪防护体系; 3、发明轴承设于减速器外,驻车制动置于电机内的双油封轮毂总成结构。用电机同步磁组设计新理念,创超大转矩峰值,解决持续堵转,实现了超攀爬能力。双能源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技术成熟度达到6至7级,居于技术顶端的东风轮毂电机全驱串联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越野车)将持续强力的带动和牵引我国电动汽车和越野汽车的发展,必将实现抢占国际军车技术制高点的目的。传统的机械传动无法如此满足越野车对机动性、经济性、隐蔽性、供电能力以及离地间隙、室内空间、火线高度、底部防雷的综合性要求;势将终结越野车变速加两级全驱分动覆盖汽车最高速和最大爬坡度的历史;轮毂电机驱动是下一代越野车标志性特征之一。双能源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关键技术已经过台架验证与样车验证,各项指标达成良好,比国际同类指标最优的猛士CSK131 ①加速提高50%,公路油耗降低30% ②不用变速换挡 ③静音行驶50km;供电25kw ④空间利用率提高66%,与三代越野车形成明显代差。并可系列发展出低能耗全地形民用超高通过性底盘及军用高机动重载武器平台,全新一代指挥侦察无人驾驶峒库车、6x6 8x8轮式火炮、坦克通用底盘平台。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大功率无阀全密封锂离子电池 | ![]() |
|
技术简介: 本成果开发的大功率无阀全密封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充放电、电化学稳定性能、使用中安全(不会因过充电、过放电及短路等操作不当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工作温度范围宽、无毒或少毒、对环境无污染。特别在大放电率放电(5~10C放电)、放电电压平稳上、安全上(不燃烧、不爆炸)、寿命上(循环次数)、对环境无污染上,是最好的大电流输出动力电池。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泥行业无组织粉尘排放收集系统技术及系统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针对熟料库底、生料配料系统的扬尘点,根据现场条件,研发了扬尘点、尘源控制和除尘器三合一的净化系统,避免长距离水平和弯道管路输送,较好地解决积灰、堵灰和漏灰的难题。针对水泥装、卸车及散装水泥的装车扬尘点,采用红外位移传感器装置,控制吸尘罩同步跟踪移动无组织排放尘源,收集粉尘,降低岗位粉尘。针对水泥粉磨站熟料卸车的现状,研发了整体式尘源控制工艺,解决了卸车车间无组织尘源排放难题。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双螺杆膨胀动力机地热发电电站安装、调试、试验、运行规程 | ![]() |
|
技术简介: 对双螺杆膨胀动力机地热电站的安装、调试、试验、运行尽心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针对全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双螺杆地热电站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运行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试验测试程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系统。在两期示范工程上应用验证。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使用纳米级离散成分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的复合电极 | ![]() |
|
技术简介: 研发了一种用于电化学设备的基于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制取纯氢和纯氧等需要用的电解槽)的新型放电电极:基于铁矿锰和铁素体-辉钴矿的制取氧气的电极和利用CuO和NiO纳米粉末的燃料-镍亚铁电极。电极用途广泛,既可以和基于二氧化锆的传统电解质一起应用,也可以和基于氧化锫或镓酸镧的新一代电解质一起应用。 |
||
俄罗斯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使用固体燃料清洁工业装置的排放物 | ![]() |
|
技术简介: 第一级基于催化剂的两级净化系统,第二级基于酸性气体吸收器的试剂净化;通过所进行的工作,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有毒物质浓度存在波动建立了不同燃料成分和混合气比例引起的废气成分;对标准锅炉机组烟气两级净化进行了模拟和可视化;制造了2个第一级催化装置,用于测试两级净化系统。基于之前进行的模拟和可视化,制造了试点装置,进行了测试组装和启动;中试装置安装在车间现场使用锅炉的烟囱上;对两级烟气净化方案进行测试并评估其在不同模式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双组分催化和吸附净化方案效果最有效;第一阶段基于催化剂块的两阶段净化布局和第二阶段基于酸性气体碱性吸收器的试剂净化,在处理实际锅炉废气时表现出了积极的效果,集成净化系统可以净化废气中的有毒成分,而无需高成本地转移到气体中。 |
||
哈萨克斯坦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需求一起共享 |
实现雨洪资源化利用的硅砂蜂巢式蓄净同体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我国很多城市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严重干旱,另一方面在暴雨时经常出现"城市看海”的内涝现象,且因"雨污合流”加剧了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如何解决城市内涝、科学利用雨洪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项目为企业自主研发项目。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技术原理 基于"多项选择性渗透”原理,在"微颗粒全包覆”、"界面改性”、"免烧结成型”实现技术突破。研制了透气防渗技术产品-透气防渗砂,实现无动力自富氧,以及透水滤水技术产品——硅砂透水滤水井筒砌块,实现透水滤水。首次将蜂巢结构引入储水空间,建立特殊水力流场,使得水中的污染物在各个井筒内与池壁的生物膜、井筒内溶解氧混合更加充分,生物净化效率更高。利用蜂巢结构特点,创新提出新型微单元多级A²O储水净化技术,构建硅砂蜂巢式蓄净同体系统,通过透气防渗、硅砂透水滤水井筒砌块在水池底部的合理布置,营造好氧、缺氧、厌氧微型环境,促进好氧、厌氧、兼氧等菌群繁殖,形成微型A²O,将多个微型A²O串联起来,构造多级储水净化工艺,实现高效除氮。2性能指标 1)透气防渗砂 透气性/指数3.2,耐静水压≥0.1MPa。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