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污油泥和油基岩屑微波热解吸附无害化处理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本成果引入微波加热技术,通过智能控制调整微波功率,实现对物料的热解吸附;并从温度、时间、安全、效率等因素入手,实现系统操作的自动化,减少经验因素对处理能力、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围绕微波热解系统,设计上料系统、排渣系统、油液回收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公用工程系统、自控系统等配套装置,形成一套含油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成套生产线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污油泥和油基岩屑及粒度,适用于高油分、高水分,含杂量高的钻屑,降低石油天气钻井开采和石化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微生物过滤系统,可去除废水中石油产品 | ![]() |
|
技术简介: 推荐的这种过滤系统是一种纤维材料。基于惰性聚合物(例如,聚丙烯或聚酯),在聚合物的结构上由另外一种聚合当作絮凝剂。第一种聚合物属于基体,絮凝剂会固定在流体中,且本身也是一种吸附剂。然后将目标微生物和微藻涂抹到这种聚合物材料上。过滤系统不仅能吸附石油产品,还可通过微生物(自动净化过滤器)就地对石油产品进行处理。具有吸附剂+絮凝剂+微生物净化能力。使用期限提高至(预计)2年。 |
||
俄罗斯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微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 |
|
技术简介: 研发制造微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MT-SOFC) 方法,该方法基于压制一组阳极和电解质材料薄膜以及随后的联合烧结。采用YSZ和ScSZ电解质的MT-SOFC,在900°C下产生的最大比功率分别为 0.3和0.7 W/cm2。 |
||
俄罗斯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通信及新能源及节能汽车铝合金大尺寸超薄件流变压铸关键技术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突破传统压铸工艺装备上的技术瓶颈和难题,首创发明了高效低成本铝合金均匀凝固控制-流变压铸成形一体化新技术,生产出系列高品质铝合金大型薄壁件,在4G/5G通信及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重大技术发明如下:⑴发明并开发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铝合金均匀凝固控制技术及设备。通过自动控制搅拌杆内部通气冷却且不污染浆料搅拌新方法,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半固态浆料,一次处理熔体达40kg,实现大体积铝合金熔体凝固高效低成本控制; ⑵发明并开发出适于半固态流变压铸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制备及大尺寸薄壁件流变压铸模具设计技术。为铝合金流变压铸成形高性能高精度大型薄壁件建立了先进的材料制备和模具设计制造基础,与传统压铸比较(以Al-6Si合金为例):成形件的力学性能(UTS,YS, A%)分别提高52%,40%,106%,气孔率减少70%,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显著提高,实现近净成形; ⑶发明了铝合金浆料制备与流变压铸成形高效衔接技术,实现制浆效率高、过程稳定,与大型压铸机高效衔接,首创全新的铝合金凝固控制-浆料输送-流变压铸-机器人取件一体化、全自动、高效的高性能大型薄壁件流变压铸生产线。国内外首次生产出5G用最大尺寸970mm、最薄齿厚0.6mm的高质量超大超薄件。 项目历经10年系统攻关,提出了铝合金凝固控制理论,攻克了工艺、材料及装备关键技术,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发明并产业化。获授权专利26项(发明20项,实用新型6项),发表论文46篇,制定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实现4G/5G通信基站及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用高品质大型薄壁件大规模产业化,5G用大型散热壳体的最大尺寸970mm,重19.6kg,最薄齿厚0.6mm,齿高77mm。与传统压铸比较,应用该项新技术生产的铝合金大型薄壁件力学性能(UTS,YS,A%)提高30~160%(成分不同),气孔率减少65~75%,减重16~30%,精度及表面达到近净成形,机加工费降低70%以上,模具寿命提高200%。应用及效益:应用该项技术发明已建成18条铝合金凝固控制-流变压铸一体化先进生产线,年产高品质铝合金大型薄壁件超过400万件,为国际知名通信设备商大批量生产4G/5G通信基站壳体、滤波器、屏蔽盒体件,为新能源及节能车企大批量生产高性能大型薄壁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为推动金属材料加工科技进步,支撑现代通信、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等国家重大高新技术行业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发展绿色化、智能化制造及节能减排发挥了重大作用。项目成果经中国金属学会组织专家组评价结论为"在铝合金凝固控制及大型薄壁件流变压铸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天然气余压利用高效除湿器 | ![]() |
|
技术简介: 根据GB5052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烃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这样方可防止在输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和析出液烃。传统的天然气脱水除湿工艺需要加热及消耗化学药品,且设备所占空间大、投资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西安交通大学自2005年起,提出了3种结构特点以适应不同条件的超音速分离器,通过损失来流部分压力能实现除湿,具有原理先进和分离效率高,结构紧凑,固有安全性高,节能环保,可无人值守等显著特点,是目前最先进的天然气除湿新技术之一。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了国外专利约束。1.三角翼旋流除湿技术:超音速喷管后的流道内采用三角翼诱导超音速来流的分离器,完成了3套样机的工业试验,总压损失35%时出口露点温度-13℃;2.可控涡流除湿技术:发明了超音速气液两相流可控涡除湿技术,采用了可控涡变直径导流体,总压损失25-30%时分离器出口露点温度-13℃。适用于天然气处理量40×104Nm3/d。目前完成了除湿器的样机设计。3.入口导流旋流超音速除湿技术:发明了适用于<10×104Nm3/d小处理量的除湿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系统设计方法的开发。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碳基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新能源及节能方面的应用研究 | ![]() |
|
技术简介: 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由于其结构特殊、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可加工性好等众多优点成为无机纳米材料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碳纳米材料经表面修饰或复合后,表现出很多优良的特性,如可能因储存电荷而对外表现出一定的静电等。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膜能有效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并转化成电能。因此,本项目就是基于碳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或复合物的制备而探索其在新能源及节能方面的应用。它包括以下2个方面:(1)通过研究碳纳米材料的多种表面改性方法或制备复合物,使其能储存电荷,或表现出其他的特性;(2)利用这种修饰后的碳纳米材料或碳基复合物,研究其在纳米发电机和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及节能方面的应用,为解决微系统能源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该研究有望为碳基纳米材料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探索猪毛菜(腐臭盐草)对盐度和干旱条件的适应性:气候变化下可持续景观美化的一步 | ![]() |
|
技术简介: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非生物胁迫,其中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尤为突出。虽然植物拥有一些相似的生理机制来应对这两种胁迫,但不同物种,尤其是本土植物的适应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探究不同盐度和干旱胁迫单独及共同作用对Salsola imbricata(一种本土植物)的影响。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裂区布置,并进行三次重复。结果表明,S. imbricata对不同程度的单独盐胁迫、单独干旱胁迫以及盐旱复合胁迫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所有处理下的植株均存活至实验结束。研究发现,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植株的地上部分重量、地上部分长度以及根系长度没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会影响光合速率、离子吸收和叶片水势,而盐胁迫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的这些负面影响。因此,盐胁迫与干旱胁迫共同作用时,并未对植物的生长、光合速率和离子吸收产生显著影响。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更多的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有助于进行渗透调节。叶片水势(LWP)随盐浓度从5 dSm⁻¹增加到15 dSm⁻¹而降低,但在20 dSm⁻¹时又有所回升,这表明植物在不同盐浓度下的渗透调节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在较低的盐浓度下,脱落酸(ABA)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较高的盐浓度下,ABA的含量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盐胁迫会影响植物体内ABA和脯氨酸的积累模式。总而言之,盐胁迫对S. imbricata具有一定的干旱胁迫保护作用。在较低的盐胁迫下,S. imbricata主要通过吸收无机离子进行渗透调节;而在盐旱复合胁迫条件下,则会积累有机溶质(如脯氨酸)以平衡液泡中的离子渗透压。鉴于S. imbricata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和较低的养护需求,推荐将其作为干旱和盐碱地区景观美化的优良本土植物。 |
||
南亚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未知类型一起共享 |
炭黑专用高性能过滤材料 | ![]() |
|
技术简介: 该项目是基于安徽省绩溪华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我国碳黑行业特点,结合公司近20年碳黑领域应用经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过材料。研究内容方向如下:1.高强度玻璃纤维拉丝生产技术的研究;2.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3.过滤精度的研究;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炭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增加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炭黑粉尘和含尘废气是炭黑工业的主要污染源。能否对炭黑粉尘和含尘废气采取措施进行成功治理,成为限制炭黑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技术原理: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过滤材料,主要应用于碳黑行业主袋滤器及副袋滤器的碳黑收集,本产品具有碳黑收集率高、运行阻力低、易清灰、强度高、耐腐蚀、抗结露、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滤料以高强度无碱玻璃纤维膨体纱机织布为基布,与具有微孔结构的PTFE薄膜通过热复合工艺复合后制成滤料,使滤料在过滤过程中实现了"表面过滤”功能。在过滤过程中,无需在滤料表面形成粉饼层而直接进行过滤,所以,过滤效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较高;其次,粉尘不能穿透滤料到达滤料深层,同时由于表面PTFE极性高,滤料清灰更加容易,并可以减少因结露带来的糊袋现象,所以,滤料自始至终过滤阻力较低,使用寿命延长。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太阳能跨季节储存和利用 | ![]() |
|
技术简介: 尽管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其强度差异很大,而且在不同季节对太阳能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太阳能进行跨季节储存是调剂太阳能的“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我们研制的太阳能跨季节存储材料袋,将材料在太阳能装置中吸热后,就将太阳能热量储存起来了,并对材料进行封装保存。等到需要的时候(跨季节保存),可以在温控装置中进行放热。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系统研发 | ![]() |
|
技术简介: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是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我公司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进行部分技术攻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主要基于太阳能光热系统解决传统采暖和制冷所产生的高能耗和应用范围小等问题,最终将形成太阳能光热制冷采暖空调产品并进行产业化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商、农业和民用领域实现制冷、采暖一机多用,具有节能、季节匹配性好和应用领域广等优点,并替代传统电动空调制冷产品,有效解决了传统制冷采暖装置的高能耗和高污染问题。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