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冬小麦智能化滴管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等条件,借助新型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增收等效果。在山东省首次提出了完整配套的冬小麦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冬小麦的节水、节肥、高效、环保的可持续生产,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着。目前,冬小麦智能化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在青岛、烟台、潍坊等推广应用每年超过了 5 万亩,实现节水 40%-60%,提高劳动效率 80%以上,增加产量产量 10%-20%。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该成果针对旱地小麦苗期长势弱,群体不足,亩穗数少的问题,明确了旱地小麦高产的主攻方向是增加亩穗数,苗期以促为主,促麦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形成以亩穗数为主导、穗粒数与千粒重均衡发展的产量构成。针对旱地麦田追肥难,早期以促为主的需要,肥料运筹方案突出“早”,所有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为促进旱地小麦根系下扎,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耕作措施与施肥技术突出“深”,深耕结合肥料深施(30cm);种植方式突出“平”,不起畦等行(20-22cm)平播。
旱地小麦早、深、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与国内外其他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技术相比,早、深、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全面,集成性强,不仅涵盖播种方式、施肥措施还包括种植方式和与技术体系相适宜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通过早施、深施、平播等关键技术,充分挖掘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多年多点创出旱作小麦 600 公斤/亩以上高产麦田,个别年份超过 700 公斤/亩,远超国际主要小麦种植国家的产量水平,较国内以往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平均高 150-200kg/亩。水分利用效率达到 1.62kg/mm·亩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旱地小麦抗逆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近年来,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障碍因素,在中国北方耕地缺水尤其严重。青岛农业大学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体系团队等,经过不断试验、示范与主管部门验收鉴定、生产推广等,集成旱地小麦抗逆高效简化栽培技术。土层深度大于100㎝通过深松或深耕进行,耕深以25cm左右为宜。土层深度小于100cm进行旋耕加2-3年深耕或深松1次。选用旱性强、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对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品种,每667m2为15-18万基本苗;对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每667m2为12-15万基本苗。实行保水剂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平衡施用,重视磷钾肥,氮磷钾比一般为1:1:0.8为宜,其中缓释肥与复合肥各占50%;再配施吸水倍数300左右的中性保水剂1.5-2.0Kg/667m2。播种时选用种肥同播机,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播种后耕层墒情较差时即应进行镇压,以利于出苗。在后期田间脱肥时,用浓度1.0-2.0%的尿素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开花前后喷施两次,每次间隔10天,可与防治病虫的药剂配合使用,实现“一喷三防”。提倡用联合收割机在蜡熟末期收获。小麦秸秆还田,实行单收、单打、单储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鹿茸干细胞在动物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 ![]() |
|
技术简介: 鹿茸干细胞发起了鹿茸的完全再生(自然界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巨型伤口快速愈合(10 cm骨性创口10天愈合)、极速生长(速度高达2.75cm/d)和骨化(3个月生成30 kg骨组织)等生物学现象。鹿茸干细胞的跨物种应用具有促进组织器官损伤的快速再生性(无疤痕)修复、促进骨损伤的快速修复、延缓神经退行性改变等人类干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超过人类细胞的某些优势,如: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和矿化速度超过人类间充质干细胞10倍以上。
基于上述研究,合理利用鹿茸干细胞来源充分、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开展鹿茸干细胞在动物临床和人类临床的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工作如下:
1、制备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细胞因子、条件培养液,研发干细胞源性的生物制剂,治疗动物皮肤、眼角膜等体表的损伤。
2、攻克鹿茸干细胞量产和质控问题,并在动物临床上对多种动物疾病的初步应用(集中于衰老和器官的损伤),获得活细胞注射治疗的适应症的一手临床数据,申报干细胞在动物临床上应用的试点资质(全球首例),届时将营利性开展鹿茸干细胞在动物临床的治疗。
3、基于鹿茸干细胞(前期可以用鹿茸提取物),研发干细胞(中药)源性兽药;进一步研发人类医疗制品,医疗器械、医用敷料、国药准字号等。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复方乳酸菌制剂及其应用、复方脱霉剂及其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课题组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体外乳酸菌可降解(ZEN)、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烟曲霉毒素B1(FB1);在体内可减轻或遏制霉菌毒素对动物健康的不利影响。但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种类繁多,霉菌毒素多重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由于微生物降解霉菌毒素具有特异性特点以及在动物体内将毒素转化为弱毒并非无毒产物的现象存在。鉴于此,本发明在大量筛选降解霉菌毒素菌株的基础上,确定降解霉菌毒素比较广谱的复方乳酸菌制剂;同时,筛选出有机改性蒙脱石的理想改性剂葡甘露聚糖,制备葡甘露聚糖改性蒙脱石。再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复配成复方脱霉剂,实现降解霉菌毒素和吸附霉菌毒素双重效果。
本发明创制了复方乳酸菌冻干粉制剂,确定了不同菌株的配合比例,并提供了复方乳酸菌制剂所用的冻干粉冷冻保护剂种类及用量,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总有效活菌数高,存活率高,胃肠液耐受性好,温度耐受性好,储存时间长,降解霉菌毒素的广谱性好,能够解决饲料中存在的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的问题,在AA白羽肉鸡霉变饲料中添加量0.2%为最佳。本发明还提供了葡甘露聚糖改性蒙脱石的制备方法,通过试验表明,在蛋鸡霉变饲料复方脱霉剂在饲料中添加量0.15%为最佳。提供了复方乳酸菌制剂与有机改性蒙脱石的最佳配合比例。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伊莎褐蛋种鸡霉变饲料中,添加量0.2%为最佳。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无论添加复方乳酸菌制剂、葡甘露聚糖改性蒙脱石还是复方脱霉剂对试验鸡的生产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都不会降低。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家驴一号”40K 液相芯片 | ![]() |
|
技术简介: 驴作为特色的大型畜种,除经济价值高外,还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易饲养等独特优势,使得驴产业可迎合当前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驴产业不仅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要求,也是巩固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成果的有力抓手,其产业培育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发展潜力。当前制约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乏专门化的皮、肉、奶品种,通过常规技术较难快速改变该育种现状,因此,驴产业亟需借助分子标记辅助或全基因组选择的方法开展前沿育种技术研究,加快品种选育、助力优势品种培育。为促进驴产业发展、加快品种选育,课题组研发了国际首款家驴40K液相芯片“家驴一号”。该芯片的设计基于孙玉江和党瑞华博士团队长期积累的国内外驴种性状测定和全基因组数据,结合博瑞迪GBTS技术体系中的GenoBaits®技术,创制出的具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该产品的发布可为中国家驴种源鉴别、资源保护、血统鉴定、亲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高效、低价的应用工具,其相关研究成果也将为中国家驴专门化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依据。SNP检出率是衡量芯片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位点进行衡量。经样本测试,驴40K液相芯片的SNP平均检出率为98.5%-99.1%,均超出95%的标准检出率,驴40K液相芯片的基因型检测质量良好。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貂选种技术推广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中国是世界水貂养殖大国,水貂养殖业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特色富民产业。水貂也作为特种畜禽(非食用)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20版)。山东省是全国水貂养殖第一大省,但无论是山东省还是全国,都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貂种质水平低、繁殖成活率低、毛皮品质差。皮张优质率不足20%,皮张价格仅及国际价格的50%;空怀、死胎比例高,仔貂成活率低,特别是产仔后一周内的仔貂死亡率高,中小型养殖场断奶成活数不到3.0只,生产水平比较低,严重影响产业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这一瓶颈难题,优良品种培育是根本途径。本项目从选种这一最基础、最关键也最为迫切亟需规范的环节入手,配套繁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设施与环境控制技术,形成“提高水貂生产性能综合配套技术”,为良种培育奠定基础。通过在全省和全国各水貂主产区示范和推广,不断提高水貂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加快养殖的良种化进程。
项目核心技术《水貂选种技术规程》,分别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H/T1255-2019)和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795-2016),作为“毛皮动物腹泻主要病原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主要成果(第三位)获201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水貂、蓝狐良种培育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成果(第二位)获2016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作为“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成果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验收。项目应用已覆盖水貂主产区达30%,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直接经济效17.27亿元。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良种水貂培育综合配套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良种水貂培育综合配套技术以培育优良水貂品种为目标,是提升我省和我国水貂皮张的市场竞争力、提质增效、推动水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符合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趋势。该技术从 2009 年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科研(农业)专项“不同生态区域珍贵优质毛皮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水貂、蓝狐核心群培育和毛皮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始,经过山东省 2015 农业重大应用创新项目“水貂育种核心群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经济动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项目(2014.10-至今),现已形成了标准水貂育种核心群选育技术规程,规范了改良型标准黑水貂育种核心群的选育技术;通过对光环境控制技术、外源孕酮饲喂技术、新型添加剂应用技术、铜等微量元素应用技术和抗水貂阿留申病技术等研究,提高了种貂优质毛皮比例、繁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讲座、实地指导等形式的推广,现已在我省各水貂养殖主产区应用,其中的光环境控制技术已推广至我省 70%以上的水貂饲养场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动物外伤快速愈合喷剂 | ![]() |
|
技术简介: 无论是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还是家庭宠物养殖过程中,养殖动物很容易受到外伤,在宠物受伤时,不方便用敷料,也不可以用药膏,任何让他感到不舒服的东西都会被它挠掉,还会时不时的舔舐伤口,当伤口很深的时候,口腔内的细菌会让伤口感染。我们研制出了一款动物外伤快速愈合喷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喷雾在伤口的表面会形成很薄的液膜,吸附性非常的好,同时可以阻挡住细菌感染伤口。截止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四批的动物实验,能够使伤口愈合时间大大缩减,促进表皮细胞组织再生,他消毒杀菌,预防交叉感染。促进伤口愈合速度是其他产品的 1.5-2 倍。本产品采用海洋生物提取物,以及多种中药材复合制剂,能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特别是在手术后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效果非常明显;适用于各种宠物表面创伤,包括手术创伤、机械创伤、打伤咬伤、粘膜冲洗及慢性溃疡等,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
技术成熟度达到了实验室批量生产程度,并且本产品经过前期实验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工业批量生产。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口服活载体疫苗 | ![]() |
|
技术简介: 本产品为增强黏膜免疫的口服活载体疫苗,是新一代预防和治疗乳仔猪腹泻的特异性免疫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活菌乳酸重组菌,活菌总数≥3.5×109cfu/g,同时也含有死菌以及代谢产物。活菌进入机体后可定植在肠壁,通过生长繁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降低了肠道的 PH 及 Eh 值,改善内部微环境,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机体有营养作用,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该乳酸重组菌可促进肠道有益菌落生长繁殖,拮抗和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增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和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引起的腹泻、下痢、细菌性肠炎等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