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Resource&Service |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Country/Region
Industry field
Service type
Search
食用菌养殖技术
技术简介: 寻求一种食用菌养殖技术,1能降低菌棒成本,提高食用菌的萌发率,保证食用菌的口感和外形。 关键技术指标: (1)接种与发菌管理:选择适合的菌种,掌握好接种时间,以及在发菌阶段的温湿度控制,防止杂菌污染。 (2)病虫害防治:建立有效的病虫害预防和控制体系,尽量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3)采收与后处理:适时采收以保证食用菌的品质,采收后的保鲜和加工技术也非常重要 (4)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养殖成本、产量预测、市场售价等,确保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需求
水产养殖智能化投饵无人船
技术简介: 研发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化投饵无人船,可进行智能免插拔自动充电,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自动寻优、自动加料、液水稀释、转塘、避障、续航、养殖群体探测、水质检测、颗粒与粘性饲料通用投饲及不同投喂区域的精确投喂实现饲料的高效利用和蟹虾鱼的健康智能养殖,完成产业化开发并实现生产应用。 关键技术领域: (1)实现自主导航作业,导航精度≤+5cm,续航连续稳定运行5h以上 (2)可实现自动加料,加料效率>10kg/min,实时饵料重量监测误差≤5%; (3)能够进行自动转塘,自动转塘时间<8min/次, (4)投饵施液功能可调,投饵量<5kg/min可调,施液量≤3L/min可调,投饵施液速度≤2m/s可调,投饵施液均匀度>90%,饲料破损率<5%,投饵幅宽3-12m,施液距离3-8m。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需求
新颖水稻控蘖剂
技术简介: 控制无效分蘖是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热点,化学调控水稻分蘖发生是未来稻作技术发展的方向,而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特别是人工合成类似物GR24被认为是目前调控水稻分蘖以提升水稻产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两步反应获得新颖水稻控蘖剂,在保持抑制水稻分蘖生物活性的同时,其化学结构被大大简化,制备成本低廉,成本不到GR24商品化价格的万分之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速其商业化的进程.以水和有机溶剂为反应溶剂,在无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水稻控蘖剂。本发明水稻控蘖剂相较于独脚金内酯GR24,其结构更简单、制备价格更低廉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农业虚拟现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简介: 农业虚拟现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要基于虚拟农业生产服务、虚拟农业科普教学、虚拟农业科研数据研究三个大项。着重探索虚拟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系统。虚拟作物主要依靠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来监测农业环境的因素变化与对应的作物成长动态,研究作物形态与环境关系及其量化作用规律。 《农业虚拟现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8 年获美国圣荷西国际美术与设计 艺术节一等奖。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物联网大棚远程监控系统
技术简介: 物联网大棚远程监控系统,在大棚内设置多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通过各种 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空气、土壤、光照等信息,借助无线方式发给大棚内的中继站,中继站之间通过接力传输将信息传递给中控计算机,根据系统智能决策,实现大棚内各个受控设备从而控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肥情况和光照的自动控制。整个114系统包括感知执行点子系统、中继控制子系统和中控监视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多个模块组成,模块间、子系统间以不同的通信方式建立连接。该技术传感器 6个: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棚外温度、土壤温度、湿度、CO2 浓度、土壤 PH值,节点最大连接数:6 个;传输距离 3000m,功耗:小于 300W。2014 年到 2015年期间该技术在莱西市店埠镇蔬菜基地成功转化,目前该成果已经在青岛市莱西店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了 20000 平独栋现代物联网大棚,并实现了周边拱棚物联网改造 160 栋,建设了 3000 平的智能监控中心和物联网大棚技术中心,本项目成果有力的提高了温室大棚的自动化程度,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的节水、节肥、节能,保护了生态环境,有效的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生活水平。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育种小区测产系统
技术简介: 本系统包括搭载到谷物收获机的机载测产系统、松下 FZ-G1F 机载终端、差分 GPS 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机载测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它可以独立进行线下测产。该测产系统又由数据测试部件、触摸屏控制系统组成和条码识别部分组成。其工作时只需将所要测产的作物倒入机器的料斗中,机器中内置的微型计算机就会对样品的质量、温度以及频率进行多维数据处理,同时在机器的触摸屏控制系统上将作物的水分、质量以及容重显示,并将数据进行保存,还可以实现 U 盘导出数据。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在测量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是人工测产的30-40 倍。当系统应用于小区收获机时,每当收获机进入某个育种小区地块,GPS 会自动识别出该地块编号,并上传到机载终端;当一个小区的收获作业结束,收获后的籽粒会自动落入机载测产系统,测产系统将测量出的小区籽粒重量、水分、容重数据首先上传到测产系统的触摸屏控制系统,再通过触摸屏控制系统上传到机载终端,从而实现在线测量。系统通过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区间介电常数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并用 MATLAB 建模,将收获机机载测产系统与机载终端软件及卫星定位系统三者融合,填补了我国育种小区智能测产的空白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计算机视觉农产品智能分选
技术简介: 农产品分选是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与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传统的人工分选和面向单种作物的专用分选装备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将人工智能与农产品分选相结合,将领智能农机分选装备的发展方向,对发挥我市现代农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先发优势,提升我市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市的国家地位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目前一些胡萝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依靠人工分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利润低。针对外贸行业对农产品分选要求,研制了国内首台套的胡萝卜智能精选分级生产线,该生产线已顺利推广到马铃薯、花生、苹果的智能分级领域。 主要技术参数:(1)单台生产线单个通道可分级处理 12-16 个/秒,单台设备最大生产率能达 200-300 吨/天,可以多通道并行作业。(2)总体检测正确率达到了 90.5%。(3)等级分级准确率可达到 99.5%。(4)分选等级可达到 4~8级,可根据用户的分级需求方便地减少或扩展分级等级。(5)高速线阵相机推扫式成像,光电传感相应时间 0.003s,分级一个胡萝卜的平均时间为 0.03秒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一种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简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生态混凝土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硅灰- 微细短纤维制备抗冻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方法,成型后的生态混凝土具有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抗压强度可达到 10MPa 以上,抗折强度为 1.5~3MPa。满足其作为护堤、绿化工程的强度需要。其有效孔隙率可达到 25~35%左右,pH 值可降低到 10 左右,适合植物生长以及小型动物穴居。生态混凝土在慢冻环境下抵抗冻融循环可达到 50 次以上,其强度损失不超过 20%,抗冻效果良好。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一种 Al2O3-TiN 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简介: 传统的 Al2O3-TiN 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及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不利于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本发明将两种粒径不同的 Al2O3 粗细颗粒作为骨料,α-Al2O3、TiO2、Al 粉作为细粉按比例混合模压,采用流动氮气气氛下常压原位反应烧结。在合理的升温速率、合理的烧结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下制备Al2O3-TiN 多孔陶瓷材料。用金属作结合剂取代传统烧结结合,可以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烧结后制品中的金属与原料中的物质原位反应形成难熔化合物。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废弃混凝土全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简介: 该成果立足山东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重大社会需求,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合作,完成了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研究,涵盖了再生粗、细骨料和微粉的制备以及在再生混凝土、干混砂浆、透水砖、道路水稳层、预制构件中应用,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全再生利用,既降低对生态的破坏也减少天然资源开采。该项目在济南、青岛、临沂等地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带动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和“无废城市”的政策出台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WeChat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