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用N45UH高热稳定性钕铁硼磁体 | ![]() |
|
技术简介: 技术原理: 钕铁硼磁性材料是钕,氧化铁等的合金,又称磁钢。 钕铁硼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钕和铁,容易锈蚀,所以钕铁硼磁铁必须进行表面涂层处理。表面化学钝钕铁硼化是目前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钕铁硼的优点是性价比高,具良好的机械特性;不足之处在于居里温度点低,温度特性差,且易于粉化腐蚀,必须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采取表面处理方法使之得以改进,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机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较常见的有永磁电机、扬声器、磁选机、计算机磁盘驱劢器、磁共振成像设备仪表等。本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ND2Fe14B为基础的永磁材料。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 工艺流程:原材料→配料→速凝熔炼→制粉→压型→烧结回火→磁性检测→磨加工→销切加工→电镀→成品检验→包装→入库。2、性能指标: 剩磁Br 13.2-13.7 kG;内禀矫顽力 HCj≥24kOe;辅劣磁性能:α(Br)=-0.1~ -0.12%/K ,测量温度范围为298~423K;α(Hcj)= -0.4~-0.6%/K ,测量温度范围为298~423K;μrec=-1.05;Tc=585 K;密度;7.6~7.70(g/cm3)。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用 DC-DC 智能控制模块及其控制方法(ZL201010140157.6 )专利成果转化 | ![]() |
|
技术简介: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用 DC-DC 智能控制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ZL201010140157.6 )专利成果转化项目利用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开发条件,提高中国汽车天窗的产品技术开发及工程制造方面的综合水平,提升中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层次,打破国外对相关核心技术的垄断。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一体化动力总成 | ![]() |
|
技术简介: 高速高强度齿轮在复杂多载荷作用下的摩擦性能演化规律与失效形式作用机理,齿轴、油封、轴承等核心部件的强度与寿命设计,高转速、高承载能力、低噪音齿轮设计和加工技术,一体化减速箱集成设计技术,NVH抑制和测试技术,机电集成系统冷却润滑系统设计。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驱动桥 | ![]() |
|
技术简介: 该成果采用一体化设计,包括机械传动结构、无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系统;采用电机与桥壳平行布置方式,减速器采用固定比设计,使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其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规格如下:最高车速:60Km每小时,最大爬坡度:大于20%,满载质量:1100Kg;电机种类: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额定转速:2500r每分,额定功率:3.5Kw。 本项目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与整体式桥壳平行布置,有效监督了整车重心,并采用固定比二级减速器总成传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满足电动车动力输出需要。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驱动电机用电磁线 | ![]() |
|
技术简介: 该项目选用优质的低氧铜杆和合作研发的自润滑绝缘漆为原料,通过底、中、面三层绝缘层厚度比例的优化设计,采用自主研发的自校准模具和漆包线绝缘损伤性能测试模拟装置等,经过改进后的工艺研制了新能源及节能汽车驱动电机用电磁线。该产品具有击穿电压高于10000V,偏心度小于1.10,耐高频脉冲特性超过100小时,高速可绕性在2300rad/min不开裂,项目在低压大电流退火、超声波水清洗、恒温恒压涂漆技术、同心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轮毂电机用电磁线研发 | ![]() |
|
技术简介: 主要攻关内容:
一、是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设计绝缘涂层的化学结构,优化涂覆工艺,提高在高温、大电流、大扭矩下的电磁线绝缘性能;
二、是设计制作涂漆器,保证四种绝缘的涂覆;
三、是设计四种供漆管道及供漆漆箱,保证四种绝缘漆的供应。
四、是通过德国SPECTRO直读光谱仪对铜杆进行挑选,使用高纯度的低氧铜杆,降低导体线性电阻和传输能耗。
五、是通过模拟电磁线使用环境,对电磁线的延伸性和耐磨性进行分析与反馈,确保高速绕线绝缘性不显著降低
六、是通过温度指数试验仪对调试产品中的耐温等级进行测试,以保证产品的耐温等级能够达到260℃以上;
七、通过变频控制冷却通道风机风速,保证稳定电磁线的柔韧性。从而达到电磁线的高耐压、高速可绕、高附着、高耐温等级,保证新能源及节能汽车轮毂电机及控制系统对安全、节能、小型化要求。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锂电池系统电子团簇处理及车载快速充电技术 | ![]() |
|
技术简介: 该成果提出开发电池组电子团簇注入技术,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可将现有电池容量提高15%以上。以分散化管理将电池进行多级分散成组及管理,可将整个电池系统分级为多个小容量电池系统进行能量化管理,降低了对电池一致性、热管理的要求,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使用率,使现在电动汽车发展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瓶颈。在任意组电池出现故障时切断该组电池工作,保证电池及整车的安全可靠性,为车载大功率充电提供基础。现有的充电系统容量密度最高仅为0.5kva/kg,本成果将充电系统与现有的电机驱动系统进行集成,结合特有的电池分组技术。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复合电源 | ![]() |
|
技术简介: 该成果研发一款基于锂电池与超级电容的新型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复合电源驱动系统。通过对复合电源各组成部件性能分析以及车载复合电源控制策略的研究,达到使复合电源性能优势充分发挥,提高电源效率,延长电源寿命的效果。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动力总成ECU | ![]() |
|
技术简介: 本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1.产业上游需求和下游器件供应情况分析和软硬件需求定义;2.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动力总成ECU硬件产品化研制;3.应用软件开发支持体系;4.控制器的匹配应用研究;5.控制器小批量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研制了新能源及节能汽车产品级动力总成控制器,完成了配套应用开发支持软件,形成了万套级生产和检测能力并形成了规模效应,满足国内新能源及节能汽车产业近期内的开发和生产需求,配合整车企业完成了控制器装车匹配示范应用。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工程技术成果 | ![]() |
|
技术简介: 通过研究和建立世博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的零部件保障体系和对世博示范运行燃料电池轿车、观光车动力系统零部件运行状态及相关信息进行持续跟踪收集和分析,掌握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实际运行状态和可靠性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并开展持续优化改进工作,在保障世博燃料电池汽车圆满完成示范运行任务的同时,为今后的产业化和商业示范运行积累经验。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