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组合钢模板台车系统在现浇综合管廊施工的应用研究 | ![]() |
|
技术简介: (1)台车桁架采用门架、液压升降系统、调节支座及电动行走轮组成台车系统,各部件具有可拆性及桁架下部装设行走装置,施工时可利用其下部行走装置整体移动。利用液压油缸的伸缩代替人工安装,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机动设备来搬运钢架管和模板,大量减少人工费用。
(2)采用组合钢模板体系,面板为8mm钢板,主龙骨采用双10#槽钢,次龙骨采用双8#槽钢,侧向模板使用螺栓连接。组合后模板整体刚度大、表面平整、拼接缝少,有效解决了模板拼接所引起的漏浆、涨模、后期渗漏水等不良现象,同时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3)A14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由一根中间螺杆连接两根对称的端螺杆组成,中间螺杆设有止水片和两处止动,端螺杆设有紧固螺纹并配置紧固螺母。由中间螺杆与端螺杆分段组合成的止水螺杆,并不需要改变现有的施工工艺过程,且比传统对拉螺杆止水效果好。在拆除模板后可以将端螺杆从埋入墙体内的中间螺杆上取下回收,回收的端螺杆和新的中间螺杆配合又可重复使用。
(4)钢模板台车系统上部模板通过液压缸进行拆模,下部模板张开后,将模板整体提升,模板整体脱模,然后通过遥控器控制其行走到下一个作业段,拆模迅速,快速就位。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含硫气田硫沉积诱发捕集技术及装置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 根据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硫沉积发生条件,在硫捕集装置中调变局部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增加网状构件,营造硫沉积发生环境,诱发并强化元素硫析出和聚结沉积。硫沉积诱发捕集装置,由拉法尔喷管、分离积硫筒、折流伞、捕硫网及配套仪表组成,拉法尔喷管对高含硫天然气节流,降低压力和温度,使元素硫达到过饱和状态并析出,并收集在分离筒内。高含硫气田硫沉积发生易导致管线、设备堵塞,仪表失灵,加剧腐蚀,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硫沉积控制,实现安全高效运行。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预应力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 ![]() |
|
技术简介: 主要研究成果由施工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拉索施工工艺研究、与索相关节点构造和张拉机具的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等几大部分构成。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工程类型、结构形式和预应力材料广泛而全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白血病生物治疗 | ![]() |
|
技术简介: 1)本项目尝试通过在人体T细胞上过表达KLF4阻断BCL11B蛋白以及过表达NK细胞转录因子(小鼠ITNK细胞上调表达的),以期将人体T细胞重编程为ITNK细胞,然而,由于过表达KLF4引起的凋亡和转染效率低等,该试验未能成功,但是我们仍在尝试其他方法,以期重编程获得人体ITNK细胞。
2)通过固有免疫系统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结合,研发嵌合TLR2的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下表,提高肿瘤免疫杀伤功能,本研究始于白血病免疫治疗,并发现CAR TLR2 T细胞具有强肿瘤浸润能力,并推及其它癌症特别是对免疫治疗无显著响应的实体肿瘤,逐渐攻克癌症难治复发的瓶颈。
3)通过Angptl7基因敲除小鼠,深入探索Angptl7促进造血干细胞扩增以及归巢作用的机制,揭示Angptl7基因在造血干细胞生长发育以及造血功能重建中的关键作用。
4)构建优化的免疫缺陷小鼠如NOD/SCID IL2rg-/- Foxn1-/-,从而研究白血病干细胞在体内重建白血病的过程与相关机制,并建立评估白血病生物治疗及抗肿瘤药物药效的临床前动物试验平台。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J-TGR 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 ![]() |
|
技术简介: 复鞣工序被誉为制革生产的“点金术”,是决定成品革最终风格的关键一环,因此受到 了制革化学家和工艺师的普遍关注。在众多复鞣产品中,丙烯酸树脂复鞣剂以完美的选择 填充性被应用于几乎所有品种的皮革。同时,丙烯酸树脂复鞣剂还具有与皮革结合能力强、 耐光、耐老化、废液无毒等特点。但丙烯酸树脂复鞣剂阴电性较强,会影响其它阴离子材 料的吸收和固定,特别是影响染料的吸收,从而造成所谓的“败色”现象。这是国内外制 革业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使用两性聚合物树脂鞣剂。 本产品“J-GTR 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外观为淡黄色至棕色半透明粘稠液体,pH 值为 6~7,固含量 30~35%,是制革企业解决“败色”问题的理想方案。经本产品复鞣后的革颜 色更加艳丽、饱满,可极大地降低废液中的染料含量,同时革身更加柔软、丰满,粒面更 细致。技术指标(或技术特点)、成熟程度 本产品由丙烯酸类单体经溶液聚合而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皮革化学品。产品外观为淡黄 色至棕色半透明粘稠液体,pH 值为 6~7,固含量 30~35%,用量一般为 5%~10%。本产品安 全、无毒,不含违禁化学品;可有效解决“败色”问题,提高成品的色彩饱满度和色牢度, 降低废水色度。 本产品技术成熟,掌握实际生产工艺参数,可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本产品生产条件较易 满足,生产方便。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本产品可应用于制革、制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投产条件、投资概算:生产本产品需普通可加热反应釜及配套设备等,生产条件易满 足;新建企业视生产规模投资约需 50~100 万元。 推广前景分析预期经济效益 本产品技术成熟,性能优良,安全环保,可应用各种皮革。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少, 投资小,回报率高,投资当年即可实现盈利。 |
||
中国New materials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慧供热节能运行优化控制系统 | ![]() |
|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潍坊学院能源互联网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是以潍坊学院为依托成立的专业节能技 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机构。研究所从2006年开始,专业从事供热节能、电力节能、智慧 工业节能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研究成果“热源及换热站运行优化控制系统”荣 获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叁等奖,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本研 究所工作实验室已于2014年被评为潍坊市供热节能重点实验室。 2012年9月,团队主持了潍坊学院供暖系统换热站的整体设计和建设工作,将基 于大数据的能量系统优化控制技术应用到供暖系统运行中,实现了整个供暖系统的节 能优化运行,与换热站建成前相比,平均每年节约供暖费用1000余万元。 2014年8月,团队主持建设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集中供暖系统节 能管控改造”项目,基于历史运行数据与在线运行数据,采用分时分区智能控制、气 候补偿技术等,实现集中供暖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最终验收,和 改造前相比,每年节约供暖费用100余万元。 技术特点: 我国既有集中供热系统普遍存在热源效率低、管网水力失衡、公共建筑热能浪费 严重等问题,首先,供暖系统热源本身是一非线性、大滞后系统,传统反馈控制方式 会影响系统稳定性、造成系统振荡;其次,不同类型的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时 间段对供暖热负荷的需求各不相同;再次,既有集中供热系统对底层换热站数据集成 度不高,影响到热力公司对集中供热管网的整体调控,造成水力不平衡现象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潍坊学院能源互联网与循环经济研究所对智慧供热节能运行优化 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各换热站上传的历史及实时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联合驱动的最优控制算法,代替传统的反馈控制,在满足水力平 衡和供暖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分时分区控制和气候补偿,改善供暖质量,实现集中供 热系统节能运行。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系统销售价格为50万元/套,每套系统可控制的供暖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2个 供暖季可收回成本。 系统适用于新建集中供暖系统的节能运行以及既有集中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具 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预期年销售本系统100套,市场年销售额将会达到5000万元。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性能环保型摩擦材料 | ![]() |
|
技术简介: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基于Android 的物联网软件栈,创建、扩展和运营智能设备车队 | ![]() |
|
技术简介: 有了emteria的软件栈,Android在消费应用领域的成功也可以应用到工业领域,可以快速、高效地构建和管理具有卓越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的大型物联网设备群。此外,移植Android - emteria操作系统丰富了企业级的功能,如集成的kiosk模式、安全和应用程序更新基础设施以及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店。模块化SaaS产品围绕OS构建,包括远程设备管理和车队分析等。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海底浅层气原位取样探测技术 | ![]() |
|
技术简介: 针对我国海岸带地区海底浅层气广泛分布对沿海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威胁的问题,开发了海底浅层气原位取样探测技术,结合测试分析能够建立海底浅层气在地层中的高分辨分布剖面,为浅层气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信息。弥补了物探技术在海底浅层气调查中无法揭示含气层垂向分布的不足。 |
||
中国Modern Oceans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水稻细胞质激酶基因 OsBHL1 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细胞质激酶基因 OsBHL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其转入到粳稻品种合江 19(H1493)中,过表达的植株出现植株发育异常和抗性增加效应,主要表现在:植株叶片卷曲、直立性增加、分蘖减少、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穗数增多以及对褐飞虱的抗性增强。本发明的基因具有多效性作用,对于研究基因分子功能和育种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
中国Modern agricultur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