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变力矩节能抽油机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由于具备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低成本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等突出优点,但存在变速系统庞大、皮带传动寿命短、平衡难控、受重力干扰上下行电流波动大等缺点,尤其是耗电量比较大,占油田能耗的30%左右。本装备创造性的采用在水平面上周期性改变动力臂长度的方法,实现游梁抽油机动力矩的周期性改变,利用同比1/3功率的动力,在近似水平面上驱动回转力臂做同步180°回转运动,能有效地驱动抽油机低功耗运动。装备采用封闭轴承结构,保持传统游梁抽油机的免维护优点。采用角度检测来智能调整抽油机运行姿态、随意改变运行冲程,通过调速改变抽油机运行冲次。取缔传统减速机构、皮带传动,减少维修保养工作量。按传统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规范设计,可轻松实现旧机改造。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癌症的伴随(精准)诊断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技术( TR-FRET)系统具有均相、快速、免洗、高灵敏度技术特点。利用先进的TR-FRET技术,研究开发 miRNA和PD-L1等受体超灵敏检测试剂盒,提高 miRNA和PD-L1 等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必将为 miRNA和PD-L1 等表达检测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靶向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互联网环境下在线学习和资源动态推荐研究 | ![]() |
|
技术简介: 通过自动化收集用户选择行为反馈,基于用户选择模型,实现用户行为的动态学习,不断更新用户选择行为模型,并在协同考虑用户行为和供需优化匹配的目标下,实现关键资源的动态推荐。该研究为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基于在线线学习的运营优化方案。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互联网服务平台中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改善优质服务资源的利用。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单细胞拉曼分选系列仪器 | ![]() |
|
技术简介: 团队开发了单细胞拉曼技术和设备共性技术平台,研制了系列产品: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耦合系统(Raman-Activated single-Cell Sorting; RACS-Seq) 、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Clinic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Ramanometry; CAST-R)、单细胞拉曼表型监测系统(Raman-Activated Phenotyping System; RAPS)、模块式单细胞微液滴分离系统(EasySort)、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High-throughput RACS: FlowRACS)。
一、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耦合系统(RACS-Seq)
菌群样品之单细胞代谢表型测量(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单细胞拉曼分选和单细胞基因组解析的一体化仪器系统。 RACS-Seq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不需分离培养、不需荧光探针标记、在单细胞精度直接无损地测量各种代谢相关表型(及其细胞间异质性),进而通过单细胞微液滴光镊拉曼分选与低偏好性核酸扩增技术,完成高覆盖度、与代谢表型相关联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从而与下游DNA测序仪对接。
性能指标:
该产品已经针对不同微生物单细胞的表型识别、目的微生物分离、分选等应用方向完成第三代工程样机,样机在典型使用环境中验证可靠性,具备以下性能参数:
1. 可分析的细胞类型:任何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
2. 可分选的单细胞大小:直径 > 0.5 μm;
3. 细胞起始量: > 102 CFU/mL;
4. 分选介质:液相(保护细胞活性,分选后的细胞可培养,且可提高测序质量);
5. 分选速度: 2—5个/min(光镊液滴分选); 20—100个/min(流式分选);
6. 单细胞基因组覆盖度: > 90%(微扩增体系大幅提升覆盖度)。
二、 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 CAST-R)CAST-R临床样品的集单细胞精度病原鉴定、药敏性表型测量及耐药基因型(组)解的一体化装备。基于重水饲喂单细胞拉曼光谱药敏检测技术,不需微生物分离培养而直接鉴定病原种类,并测量基于代谢活性抑制的药敏性表型(及其在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全流程可在三小时内完成,将目前检测时长缩短至原来的1/10。进而,通过单细胞微液滴光镊拉曼- 3 -分选与核酸扩增技术( RAGE-Seq),完成低偏好性、高覆盖度、与耐药表型关联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
性能指标:
该产品已经针对不同临床微生物单细胞的表型识别、耐药微生物分离、分选等应用方向完成第三代工程样机,样机在典型使用环境中验证可靠性,具备以下性能参数:
1. 临床样本形式:尿液、血液、痰液、拭子、组织液等;
2. 病菌起始量: > 104 CFU/mL;
3. 菌株鉴定准确率: > 90%;
4. 药敏性表型检测时长: < 6 h(不需细菌培养);
5. 检测精度:单个病菌细胞精度,对所有临床微生物均适用;
6. 扩展性:可与单细胞拉曼分选和测序直接对接,追踪与溯源耐药基因型。
三、 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 FlowRACS)
FlowRACS是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对流动状态的单个细胞进行非标记式、单细胞精度、高通量分选的仪器设备。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 FlowRACS不需分离培养、在单细胞精度直接鉴定单细胞种类,并可测量代谢相关表型及其细胞间异质性;独创的pDEP-RADS技术, 通过在高速液流中基于介电迟滞来精确捕获和采集单细胞拉曼信号,克服了单细胞拉曼分选的通量限制,以及微液滴对于拉曼表型鉴定的影响,从而完成了单细胞拉曼信号采集与单细胞微液滴的集成。同时, FlowRACS利用全光谱实时判别算法,实现了活体单细胞超高通量拉曼分选的高度自动化,为单细胞层面的代谢表型快检、种质资源挖掘和功能机制研究提供了新一代装备解决方案。
性能指标:
该产品完成整机的系统集成,形成系统级原理样机。样机的性能参数、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符合市场上同领域仪器要求,系统级原理样机相对最终产品状态是高技术状态逼真度的,
具备以下性能参数:
1. 可分析的细胞类型:微生物细胞、人体细胞;
2. 可分选的单细胞大小:直径 ≥ 5 μm; 3. 细胞起始量:不限;
4. 分选介质:液相(保护细胞活性,分选后的细胞可培养,且可提高测序质量) ;
5. 分选速度:> 500个/min;
6. 液相流速: 10-40 μL/min; 稳定运行时间:> 2 h。
四、 单细胞微液滴分选系统( EasySort)
EasySort可以将明场/荧光/拉曼显微镜升级为“所见即所分”、保持原位状态与活性的微生物单细胞精准功能分选装置。在显微镜的视野下, EasySort能够通过光镊轻松控制单细胞的移动轨迹,并通过独有的重力驱动专利技术,将任何直径大于0.5μm的单细胞迅速包裹成单液滴。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包裹目标细胞的微液滴能够被移取到孔板或者EP管中,从而对接下游实验。 EasySort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单细胞的分离、分选、培养及测序实验中。
性能指标:
该产品已经针对不同微生物单细胞的移动轨迹控制、分离、分选等应用方向完成工程样机,样机在典型使用环境中验证了可靠性和稳定性,具备以下性能参数:
1. 可分析的细胞类型:纯培养样品、环境样品;
2. 可分选的单细胞大小:直径 > 0.5 μm;
3. 细胞起始量: > 105-106 CFU/mL;
4. 分选介质:液相(保护细胞活性,分选后的细胞可培养,且可提高测序质量);
5. 分选速度: 1—2个/min;液相流速: 0-50 pL/min;分液体积: 65 pL。
应用前景:
上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仪器装备已经支撑着临床精准用药、生物资源挖掘、环境微生态机制、细胞工厂筛选、工业过程监控等领域。中心通过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化平台推广原创的单细胞分析装备、耗材、配套设施与技术服务,服务于工业、健康、环境、海洋、农业、生物安全等产业。
知识产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合作方式:
项目已成立创业公司“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推广原创的单细胞分析装备、耗材、配套设施与技术服务,服务于工业、健康、环境、海洋、农业、生物安全等产业。 可开展投资等形式的合作。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锥形螺杆转子及其双螺杆真空泵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螺杆转子及其双螺杆真空泵,属于干式双螺杆真空泵领域;包括吸气段、压缩段和排气段,吸气段和排气段都为等螺距且等截面型线,压缩段为变螺距且变截面型线的锥形螺杆转子;该螺杆转子具有内容积比大、结构紧凑、轴向尺寸短和加工难度低的优点,提高了双螺杆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和抽速,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化工、电子、核能、食品、医药等领域。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效特种电机系统一体化设计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公司团队通过对电机转矩脉动问题进行长期技术攻关,突破了电机转矩脉动大和噪音大的技术难题,掌握了低速大扭矩柔性驱动等核心技术,并将相关技术产品化,相关技术已在国际论文发表。公司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功率覆盖0.5kW-100kW,可应用于轻载低速电动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特种工程机械车辆、电动工具以及压缩机等工业设备。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18 在治疗脂肪肝和Ⅱ型糖尿病中的功能和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一种 USP18 基因在脂肪和肝糖尿病疾病中的功能和应用。,USP18 可作为筛选治疗脂肪肝和/或 II 型糖尿病的药物靶标,其促进剂可用于制备治疗脂肪肝和/或 II 型糖尿病的药物。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太阳能多级溶液再生装置 | ![]() |
|
技术简介: 太阳能多级溶液再生装置是将太阳能集热器和溶液再生器相结合组成一、二级集热/再生器,一部分室外大气直接进入一级集热/再生器再生,另外一部分先经过空气预处理器的等焓去湿,然后进入二级集热/再生器再生。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物联网节能管理技术及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示范应用 | ![]() |
|
技术简介: 本项目拟建立对建筑各项能源消耗指标的在线监控机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掌握整个建筑能源的消耗情况,从而为合理分配与使用能源提供第一手的参考数据,整个监控平台主要包括能源实时监控、重点能源消耗设备监控、能源分项统计、能源消耗率分析、能源消耗趋势分布分析、数据查询等几部分,使相关部门准确的掌握能源成本比重和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节能措施与策略。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国产碳纤维/聚醚醚酮特种热塑预浸料成套技术 | ![]() |
|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本项目基于团队多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预浸料制备及复合材料成型、聚芳醚酮(PAEK)树脂(含聚醚醚酮(PEEK))研发、半结晶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技术积累和相关项目成果,通过自主设计搭建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及相关关键成型模头和特殊工装的设计,掌握了连续碳纤维聚芳醚酮特种热塑性预浸料单向带、LFT 粒料和高纤维含量拉挤棒材的关键制备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拓展了聚芳醚酮材料的应用形式,在我国航天、军工等轻量化零部件替换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预期在连续碳纤维特种热塑预浸料、LFT 长纤维粒料、拉挤型材及 1-2 个具体产品(航空航天、医疗)几个方面进行同步产业化落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开发国际领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连续热压技术,实现 3 分钟内单成型制造周期的织物层合板在线浸渍和长尺寸结构型材的连续化生产制造,建成从“树脂原材料→预浸料/LFT/棒材→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制品→评价方法”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助力连续纤维特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我国快速、大规模的应用。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研发阶段:具备熔融法、干法粉末法和湿法粉末法技术,制备不小于 150mm幅宽的 CF/PEEK 单向带;利用撒粉法或淋膜法的双钢带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不小于 300mm 幅宽的 CF/PEEK 织物预浸料;优化展纱与浸渍工艺设备和参数,制备超薄单向带(<0.15mm)。目前 CF/PEEK 单向带及织物预浸料已达到中试研发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目前已经同航天科技一院一部,科工二院二部,中国兵器五三所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就 PEEK 预浸料,典型结构件完成了各项测试验证,具备了推广应用技术基础。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
市场分析:得益于聚芳醚酮复合材料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碳纤维/聚芳醚酮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及高端民用制造业等领域在军用飞机方面,其已成为航天航空领域最具实用价值的先进热塑性复合材料。碳纤维/聚芳醚酮预浸料及成型关键技术由欧美企业所掌控,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本项目碳纤维/聚芳醚酮热塑预浸料成套技术成功实施,将打破外国禁运封锁。不仅实现了科技上的突破,更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极其具有战略开发意义。若能实现批量工业化生产,则会让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市场发生革命性转变。
国内市场:虽已实现 PEEK 原料国产化,但高附加值的 PEEK 预浸料和成型件主要依赖进口。预浸料和关键成型技术和设备对我国实施禁运。据《2017-2022年 PEEK 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2017 年国内 PEEK 需求3502.4 吨 (复合材料需求 520 吨),增长率 13.0%。2020 年 PEEK 市场需求量将达 870 亿元,投资时机成熟。本项目技术不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依赖,同时建立自己技术和品牌,提升中国在特种工程复合材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主要应用市场:航天科工和科技集团:航天运载及武器型号大量钣金支架、口盖,桁条,弹托,轴承以及特殊功能结构件,均可用 PEEK 复合材料替代目前铝合金结构件。国内压缩机阀片:30%连续碳纤 PEEK 制备,年需求量百吨级以上。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1、 单向带或 LFT 实验线 100-300 万元;2、 单向带或 LFT 中试线 500-1000 万元;3、 织物预浸料中试线 800-2000 万元;4、 其他相关成型设备投入约 600 万/套。
经济效益分析:目前改产品适合两个方向取得收益:1、连续纤维/PEEK 的 LFT、单向带、织物预浸料的原材料成本约 500 元/公斤,国际购买的价格为 4000 元/公斤,开发航天、军工、医疗相关产品,售价不低于6000元/公斤;目前PEEK国内市场容量约 800 吨/年;而连续纤维增强 PEEK
的应用将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2、通过此项目的批产,可实现占领行业制高点,由此联合申请国家、省部级项目,目前该方向单个项目经费不低于500万元。
成果亮点:1、预浸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正在申请专利2项;2、技术先进性:热塑性连续浸渍技术国内刚刚起步,能形成稳定批产的尚不多见,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3、获奖情况等:研究成果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4A 级科技评价。 |
||
中国New materials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