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ervice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
|
![]() |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
高层建筑灭火利器——空中水炮 | ![]() |
|
技术简介: 空中水炮是一款大载重高压直驱系留式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无人机,无人机挂载光电侦查吊舱、破窗器、灭火弹、救援包、消防水带等多项设备飞往高楼起火处,由地面底盘搭载的消防泵通过水带输送灭火剂或水至无人机所挂载喷头直接喷洒灭火,无人机由线缆从地面供电,可保证超10小时以上持续留空飞行作业贯穿整场火灾。整系统集成无人机、线缆及水管自动协同收放装置、水箱、电源箱、自动升降平台,装配于车辆底盘,可实现高机动高效率作业。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利用废弃油脂开发无公害灭蚊剂 | ![]() |
|
技术简介: 针对登革热等蚊媒疫情,当前我省化学防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过度地依靠化学农药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使蚊虫产生抗药性。为生态文明,开发安全无毒防蚊药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
||
中国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生态环保型城镇化小区集中供气产业化项目 | ![]() |
|
技术简介: 技术优势: 本项目利用农业秸秆、生活污水及粪便的混合发酵技术,产气量 高;开发的小区集中供气工程运行过程采用工业化自动化控制,能耗 低,即使在冬季寒冷季节也可稳定运行。开发的城镇化小区集中供气 技术,具有发酵沼液回收系统,可有效控制发酵废液排放量,无废水 排放,且发酵残渣可生产生物有机肥,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市场分析: 以 500 户的集中供气工程为例,每户日均使用沼气 1 m3,年使用 沼气 18.25 万 m3,每吨秸秆产气约 400m3,秸秆年需求量为 450 吨, 燃气年收益 27.4 万,有机肥年收益 16 万,年运行费 15 万,投资约 100 万元,投资回报期 3.5 年。如果结合城镇化小区的生活污水与粪 便处理,采用共发酵技术,按照人均垃圾产量约每人每天 1.2~1.5kg, 其中 60%为有机垃圾,按有机生活垃圾每千克产沼气 200L 计算,每 个家庭(按照 3.5 人/家庭计算)每天产生的有机垃圾可以生产沼气 0.50-0.63m3,另外每个家庭每天平均产生粪便 8~10kg,可以生产沼气 约 0.24m3,因此每个家庭每天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生产沼气 0.80m3 左右,生产的沼气基本可以满足一个家庭日常燃气需求,采用农业秸 秆共发酵技术,将会大幅降低燃气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生活污水处理 与能源供应,小区集中供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
||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高品质低成本LED标准光组件产品的大规模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本项目课题来源于地方计划,来源单位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计划类别是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是:高品质低成本LED标准光组件产品的大规模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项目背景当前LED照明技术和终端应用发展迅速,但产品形态各异、标准体系不完善。目前市场3W以下光组件层级1产品尺寸形态包括3014、2835等,它们之间功率数、尺寸不能兼容互换。本项目将建立可兼容功率从0.1W至3W具有相同尺寸(2016)的产品平台,实现可互换兼容的系列化标准光组件层级1产品,对减少企业重复性研发投入、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库存周期及降低维护成本有重要意义。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光组件层级1产品平台总体设计:建立具有相同封装机械尺寸(2016)的标准光组件层级1产品平台,实现功率从0.1W至3W,价格从低端到高端,驱动电压从低压到高压的应用需求。2016系列产品初步方案a.基于正装芯片的产品系列,功率范围从0.1-1W;b.基于倒装芯片的产品系列,功率范围1-3W。(2)基于正装芯片的大规模制造封装工艺技术研究:a.支架结构和排布优化设计;b.开发和优化封装工艺,特别是防腐蚀涂层技术、多线程点胶等关键技术。(3)基于倒装芯片封装的大规模制造工艺技术研究:a.适合倒装LED芯片的支架设计;b.研究 LED芯片倒装焊接的材料、设备和工艺;c.研究荧光片封装及Molding等晶片级封装技术。(4)通用的荧光粉方案:开发高显色指数和高亮度的荧光粉方案。(5)LED照明标准光组件层级2的设计与开发:开发层级2的标准光组件。(6)LED光组件测试和标准化研究:a. 建立LED标准光组件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b. 对产品标准化研究,完成标准光组件蚂标认证并贴牌。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基于2016高密度封装平台,开发尺寸兼容且宽功率范围的新型高品质、低成本LED系列产品,符合广东省标准光组件六性原则。(2)开发高密度支架、多线程自动化点胶和晶片级封装等大规模制造关键技术,提高生产效率。(3)通过材料、工艺和设备开发及优化,实现倒装芯片在支架金属表面的焊接,解决可靠性和良率等关键问题;(4)开发均匀的荧光片技术和优化点胶离心工艺,实现产品高色块落Bin率和高出货率,降低生产成本;(5)由先进的防腐蚀涂层技术和高显色指数的荧光粉技术实现标准光组件层级1的高可靠性、高光效和高的光品质。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药食同源类植物的医养健康产品研发 | ![]() |
|
技术简介: 药食同源类植物是指既可食用又能作为中药材防病治病的植物,中国中医学自古 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均可防治疾病。 截止目前,卫生部共公布了 87 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物质名单,以及 123 个可用于保 健食品的中药名单,这些名单为大众康养、保健提供了丰富的药材品种。随着“健康 中国 2030”国家战略实施,以及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养健康领域消费需求旺 盛。本项目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和检测手段,开展金银花、西洋参、黄精、牛蒡、天麻、 牡丹等特色药食同源类植物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医养健康产品,目前已开发出 系列金银花茶、黄精茶、牛蒡酒、蜜制天麻、西洋参饮料、牡丹化妆品等 30 余种产品, 将优势的资源转化为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安全监测服务器 | ![]() |
|
技术简介: 技术原理:
针对数据采集,我们使用各种传感器:摄像机、GPS 传感器、CAN 总线。为确定事件,通过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我们可实时处理车内设
备上的数据;经确定的事件进行记录,有关该事故的信息会立即转移到高层员工,以便采取必要行动;这些信息存储在云中,在云中可进行事件搜索,评估员工的工作情况。
产品优势:
公司解决方案是一款成熟、功能完善的产品:将独特的专利技术、软件和
云服务结合在一起。公司采用尖端处理器,可实现即便在小型且廉价的车载电脑可运作神经
网络,立即对事件作出反应。 |
||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以药食同源为核心原料的大健康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 ![]() |
|
技术简介: 完善了大健康产品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的研发基础设施,配置压片机、混料机、均质机、高速剪切机、渗透压仪、残氧仪、压盖机、轧盖机、粉包机、旋转灭菌锅等设备;增加配置大健康产品分析检测设备:包括气-质联用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分析色谱仪(紫外、荧光、蒸发光检测器)、激光粒度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业制备色谱仪、全自动薄层扫描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增强了大健康产品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检测分析能力;覆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大健康产品剂型的研发、小试生产,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投资建设两条特色食品原料车间,包括占地 520 平方米,年产 100 吨以上的蛋黄蛋白粉生产线和批处理量达 150kg 的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生产线;完成配置包括闭路循环沸腾床、二维混合机、摇摆颗粒机、微粉碎机等 4 台套大型生产设备;投资建设 2 条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线的建设,包括液体制剂生产线,年产能预计达 5600 万瓶及固体粉剂生产线,年产能预计达 239 万罐(罐装全营养粉)和条包剂产品 6528 万条;完成建设面积达6000 平米立体式仓库。配置旋转灭菌柜成套设备、粉剂听装线成套设备、输送链带补充协议、配液系统成套设备、灌装线成套设备、罐体剪切机、在线式乳化机、高压均质机、浓缩、喷雾干燥和粉处理等 9 台套生产设备。完成微波提取技术提取葛根、生物酶法提取磷脂工艺研究以及破碎提取、闪式提取、制备型工业色谱、微波干燥及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集成在黄精皂苷、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应用研究。完成灵芝的提取、膜分离、浓缩、喷雾干燥集成化研究,采用超临界提取技术成熟应用于提取灵芝孢子油,产业化生产灵芝孢子油等多个健康产品。完成破碎提取、闪式提取、制备型工业色谱、微波干燥及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集成在黄精皂苷、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应用研究。并进行了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和叶黄素的方法学考察、蓝莓提取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测定、越橘舒视胶囊中叶黄素含量的 HPLC 法测定分析研究。在产品研发、中试放大及技术标准方面:研发乳矿物盐压片糖果等 20 款以上功能性食品,7 个功能食品完成中试生产,获得脱油蛋黄粉、乳矿物盐固体饮料、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 3 款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起草及发布一项国际商务标准 T/CCCMHPIE《植物提取物 灵芝孢子油》,获得14 项食品备案企业标准。申请备案白芷粉(固体饮料)等 25 款药食同源中药的备案企业标准;完成白云山汉方硒片等 9 款保健食品研发,其中 5 款保健食品进行中试规模化生产,获得 2 款保健食品备案凭证号。完成复合口服乳等 12 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配方、工艺、质量标准研究,其中 2 个产品进行中试放大研究。完成玉米肽植物饮料、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 2 个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上市销售。 |
||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智能钢木组合体系研发 | ![]() |
|
技术简介: 所有结构体按构架体系以及相关构件均为装配式安装;连接方式均为角钢、连接板与螺栓连接以及楔形槽插接形式,采用现场拼接,提高施工质量、施工速度以及结构可修复性。 |
||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一种贝类高F值寡肽的制备方法 | ![]() |
|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高F值寡肽的制备方法,以芳香族氨基酸为模板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实现对芳香族氨基酸的特异性精准吸附,有助于提高寡肽的中值,有效克服现有吸附剂吸附效果差、无特异性、损失大等缺点,实现了F值的快速提升,增加了高F值算肽的产率,产品得率75%以上,是对高F值寡肽制备工艺的有益改进;获得的高F值寡肽的F值为 50 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领域。 |
||
中国Modern Oceans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海洋微藻高密度培养技术研究 | ![]() |
|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主要应用海洋生化工程和技术原理,建立了一种高效的光生物反应器微藻规模化培养体系,有效的提高了微藻的培养密度和规模。同时对几种藻类的特色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方法及影响其活性物质含量的因素进行研究。
研制开发了两种新型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40L气升式内环流光生物反应器和30L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并成功的应用于海洋微藻的培养,提高了它们的培养密度。
优化了螺旋藻、紫球藻、纤细角毛藻和等鞭金藻的培养基和和利用反应器培养的最佳条件,使紫球藻达到1.51g/L,比一般培养高2.5-3.0倍;螺旋藻的生物量产量达到3.93g/L;纤细角毛藻达到5-10亿个细胞/ml,等鞭金藻的培养密度0.76-1.5亿个细胞/mL,高于一般培养的2000万个/mL的培养水平。
在几种微藻培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成功地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放大,组建了室内900L微藻生产线,该系统采用新型材料,具有轻便、操作简单、条件参数易于控制等优点,可以实现低成本、高密度的微藻的大规模生产。该技术具有周期短、实用性强和易于操作等优点,为微藻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展示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随着该研究的完善和推广,将对我国的微藻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确立了微藻脂肪酸、多糖及B-藻红蛋白的分离提取、纯化工艺条件,并通过对影响几种活性物质在细胞内的含量的因素的研究,获得了增加活性物质含量的最佳培养条件,降低了开发利用成本。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海洋微藻作为初级生产者能十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将H2O、CO2和无机盐类转化为有机资源,而且具有繁殖周期较短、易于进行大规模培养,且整体生物量容易采取利用等特点,同时,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使其合成许多结构和生理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毒素、抗生素、藻胆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因此,海洋微藻是人类向海洋索取食品、药品、燃料、生化试剂、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其它重要材料的一把金钥匙。以海洋微藻纯培养和活性物质开发为主体的微藻生物技术也成为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
本项目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方便实用的新型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开发研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洋微藻的高密度、大规模培养技术体系。该技术突破了目前国内海洋微藻的培养存在的培养密度低、容易染菌、培养规模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等缺点,实现了无菌化高效培养,大大提高了培养密度,培养规模可达300L/d,降低了培养成本,无论在海珍品饵料的应用还是活性物质开发上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表现在:
(1)国内目前大约有100余家微藻生产企业,项目提供的光生物反应器设备和微藻培养技术可以在藻种的大量快速生产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在沿海地区有大量的的水产养殖企业,在鱼、虾、贝类的育苗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新鲜饵料,本项目提供的设备与技术能够满足中、小型育苗厂饵料生产的需要;
(3)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中有许多从事藻类方面研究的单位,本项目提供的小型光生物反应器及配设备可以满足其科研需求;
(4)微藻藻胆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藻多糖等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及化学工业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中国Modern Oceans技术成果一起共享 |
中文
/ENG
/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