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Resource&Service |

Technology Service Cloud Supermarket
Home > Resource&Service > Find Technologies
Country/Region
Industry field
Service type
Search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1)采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为萃取溶剂,取代传统的萃取溶剂,采用快速液相- 三重四级杆质谱为检测手段,建立了三类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微萃取新技术:温控离 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分散液相 微萃取,并成功地应用于环境水样中三氯生、三氯他班和溴代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三 种异构体的分析。 (2)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包括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 A、六溴环十二 烷、三氯生、三氯卡班、全氟辛烷磺酸盐、雌激素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等 在内的多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固相萃取-色谱-质谱联用的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环 境水样的分析。 (3)建立了土壤、沉积物、大气颗粒物、动植物组织等样品中典型新型有机污 染物溴代阻燃剂、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快速萃取与快速净化-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 谱/气相色谱-化学源-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 析。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
个性化舌侧正畸托槽3D打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技术简介: 1、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自主研发出了国内首个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并建成了托槽生产线、转移托盘生产线、树脂帽生产线等,形成批量生产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能力。 2、通过与参与单位合作,开发出了专用3D打印装备,即个性化托槽专用精密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型装备DiMetal-100A。 3、开发了自动排牙软件“e-set”,实现了排牙过程的参数可视化、沟通模块、病例管理模块的集成。 4、基于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研究开发,成功建设为广州市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5、项目开发的个性化舌侧矫治托槽被认定为广东省2017年高新技术产品。 6、基于已获3D打印医疗认证的材料钴铬合金粉末,开发出了SLM成型装备直接成型的舌侧正畸与舌侧自锁正畸钴铬合金托槽。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
地下资源开采基于5G+物联网的高强快速支护系统研发
技术简介: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登记软件
技术简介: 该新冠核酸采集登记软件,自动读取受检人身份证信息,自动生成条码。工作人员只需填写受检人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即可。接入HIS程序,检验结果自动获取。开通短信平台,结果以短信形式自动推送给受检人。开通支付宝小程序,检验结果在线查询。支持核酸检测报告自助打印。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
基于创新抗病毒技术平台的中药抗新突发流感病毒物质基础和机理研究
技术简介: 1.创建了完整地抗病毒技术平台,包括体外(分别针对病毒和宿主)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及病毒复制和炎症发展与人类模拟性好的动物模型,阐明了传统中药抗病毒的具体靶点,研究了病毒在宿主分布、复制及炎症反应规律,并揭示板蓝根、帕拉米韦和阿比多尔等延迟用药起效和抗病毒介导炎症的新特点,推动传统抗病毒药“老药新识/新用”。本项目利用建立成功的近似模拟人流感的树鼩H1N1/H9N2流感模型评价了板蓝根活性成分的抗流感作用,采用单剂量灌胃给药的方法,探索直铁线莲宁B对感染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树鼩的保护作用。直铁线莲宁B (200 mg/kg/d)和奥司他韦(60 mg/kg/d)对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树鼩引起的临床症状(发热、鼻咽分泌物增多和活动减少等)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一定程度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树鼩上呼吸道的复制,但因个体差异较大,日后需扩大实验动物样本量进一步探索。首次将流感经典模型—雪貂模型应用于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药效研究,观察板蓝根Fr.S-03对感染新甲型H1N1(A/California/04/2009)雪貂的发热、活跃度降低和鼻部症状的缓解作用,同时对鼻部排毒以及鼻灌洗蛋白浓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S-03低剂量组(0.5g/kg/d)对病毒感染雪貂的活跃度具有一定提升作用,而高剂量组(2g/kg/d)活跃度比病毒组低。在鼻部症状评分方面,可见与活跃度相似的结果,而板蓝根对雪貂发热尚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测定鼻腔灌洗的病毒滴度发现,板蓝根对病毒复制无显著抑制作用,同时药物组灌洗液中的蛋白浓度于病毒组亦无明显差异,但在感染后第6天板蓝根低剂量治疗可显著降低鼻灌洗中的细胞数。 2. 从调节固有免疫过度炎症角度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中药提升机体正气抗病毒的科学内涵,突破了板蓝根质基础全貌及具药效的新质控成分(M4/B3)的瓶颈,揭示了南北板蓝根成分和机制“异物同用”内涵,攻克了板蓝根多糖、吲哚类抗病毒和木脂素、甾类调节固有免疫过度应答的抗炎多靶点机制。(1)对板蓝根深入开展了物质基础研究。明确了中药板蓝根的主活性成分群(分离获得55个样品),阐明了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子结构,发现了活性木脂素M4/B3成分含量0.1%左右,比现有药材质量标准指标成分告依春(0.01%)高一数量级,有潜力成为新的具药效的质控成分,为久而不决的板蓝根药效物质基础和质控水平提升增添了新基础。证实了南北板蓝根两种植物拥有类似的成分和抗病毒药理机制,首次为中医描述板蓝根的“异物同用”理论提供了新依据。(2)证实了板蓝根具抗病毒和抗炎双重药效,阐明了主要有效成分多糖、木脂素在抗流感和吲哚、甾类抗炎(抑制NF-κB活化介导、下调模式识别受体RIG-I和TLR3、抑制干扰素信号通路中STAT1的磷酸化等)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活性木脂素B3干预流感感染后的深层次固有免疫调节机制,包括上调抗病毒因子IFNL2/3及抗病毒效应因子Viperin表达等多种提升“正气”效应。板蓝根源甾醇含量高(大大高于微量成分),常被忽略其在感染药理中的价值,意外发现了其抑制RIG-I表达,阻断干扰素合成和干扰素信号转导而抑制免疫应答放大的新药理作用。相似地,阐明了连花清瘟广谱抗病毒(包膜病毒为主)和抑制NF-κB通路参与调节过高细胞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现代药理机制。以上实例研究充分揭示了中药不同成分治疗流感时“攻守兼备”的角色,进一步丰富和突破了中药“扶正祛邪”理论的科学内涵。
中国Biology and New Medicine技术成果
八组喷嘴配置汽轮机的运行方式综合优化技术
技术简介: 本项目通过分析八调门配置机组的特殊性,开展运行方式的综合优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测试,是对现有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本项目所研究的八组喷嘴配置汽轮机的运行方式综合优化技术,对其他类型燃煤机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不考虑通过优化重叠度提升缸效的条件下,机组低负荷双阀调节模式可使机组在常运行负荷区间的经济性得到全面改善。所以,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地位。通过本技术对机组进行综合优化,机组运行安全性达到与单阀相当的水平,机组全工况负荷下折合煤耗平均降低2g/kwh。其中,单纯通过对原有配汽方式进行优化,将顺序阀开启方式由4+2+2改为2+2+1+1+1+1,机组全工况下平均折合降低发电煤耗0.5g/kwh;进一步,对机组进行相应的滑压运行优化,机组全工况下平均折合降低发电煤耗2g/kwh。此外,机组在所有设备都能够投入自动条件下,AGC性能指标K值达到2.5左右。 本技术在应用于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2台八组喷嘴配置汽轮机的前提下,通过第三方的鉴定和实际情况考证,在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天津国电津能热电有限公司、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等7家电厂的多台机组也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且,本项目成果中的八组喷嘴配汽方式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新机组的设计和老机组的优化改造,可以明显改善机组的经济性,从根本提高了汽轮机的设计及改造水平。而对于滑压优化和协调控制策略优化,如基于建模仿真的优化策略、测试试验步骤优化,则适用于其它类型机组的运行方式综合优化。后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双机负荷经济分配方式,全面提高全厂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中国New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技术成果
轨道交通客室照明集中式系统
技术简介: 成果概况: 系统由电源冗余模块、输出模块、控制模块等构成,能够保障客室照明系统的正 常工作,实现客室内自动调光功能。本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大型室内环境下的照明。 技术特点: 1) 支持多个电源模块的冗余,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 2) 具备客室照明亮度的自动调光功能。 3) 系统功率适用范围 :100瓦-1000瓦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期: 一般电子技术生产企业即可满足基本生产条件,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市 场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Electronic information技术成果
无氧铜带坯水平连铸关键设备及工艺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本成果属于铜材短流程工程中有关设备的范畴,具体解决熔炼和结晶设备及工艺技术,用于无氧铜带坯水平连续铸造生产线中。水平连续铸造带坯—高精冷轧生产工艺,是我国对国外热轧开坯生产无氧铜板带技术的革命,但该技术仍存在氧含量超标或不稳定、组织不均匀、成材率低等缺点。本成果研制的三联体炉结构,减少了金属熔体转运过程中吸氧、吸氢和携带熔渣等问题。熔体在精炼腔内温度进一步均匀化,显著减少了保温腔内熔体温度冲击对铸坯质量的不良影响。本成果将结晶器冷却水套分为前冷却套和后冷却套,石墨板安装在前冷却套内侧。既减少了石墨板尺寸、提高石墨板寿命,又增强了冷却效果、方便安装调整。在结晶器内设置氮气盘管,及在二次冷却铜带通道内也通入氮气,既防止铜带高温区氧化,又进一步隔绝来自铜带表面的空气。铸造参数与铸坯的晶体种类、晶体结构、晶体大小等内在质量关系较大。本项目在铸坯传热分布的基础上,对七个工艺参数通过正交实验、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结合进行了优化。经实际生产运行检验,带坯实际致密度为8.93g/cm3±2%,铜含量99. 97 %~99. 99 %,氧含量0-10ppm,带坯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缺乏相应的熔铸生产设备,铜材氧含量多在10-40ppm,因此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外高精铜材。 本成果关键设备及工艺技术是国内设备及工艺技术的创新,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几个生产线中,为无氧铜生产厂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
节能液压抽油机
技术简介: 一、成果简介:一种节能液压抽油机,能够回收抽油杆下行时释放出来的重力势能,在抽油杆上行时重新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组合油缸既可以实现工作功能又可以实现平衡功能,因此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二、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 具备液压油缸生产条件以及机加工条件。可用于油田普通抽油机的更新换代。市场前景可观。 联系人:张路军 联系电话:0543-6902402,邮编:264005 项目24:变惯量飞轮储能式修井机 一、成果简介 一种变惯量飞轮储能式修井机。用变惯量飞轮储存辅助作业期间的动力机能量供起升管柱时用,故将动力机功率减为常规修井机的1/4,用变惯量飞轮储存管柱下放时释放出来的重力势能,实现了能量回收利用。以飞轮动能的形式储存能量提高了效率。起升管柱配置了三个动力机-飞轮挡,提高了动力机功率利用率。根据下放管柱重量的不同,采用不同转动惯量的飞轮回收能量,提高了能量回收率。由于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该发明在石油开采工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二、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 具备一般机加工条件。可用于油田普通修井机的更新换代。市场前景可观。
中国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技术成果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储层预测方法
技术简介: 成果简介(技术分析和应用前景分析):常规储层预测方法一般只能通过井相关分析优选出少量地震属性进行人工分析预测,难以发现上百种地震属性之间的隐含关系,忽略了大量与储层有关的地震属性,同时人工预测时也只能根据经验优选2~3种测井数据,存在数据漏失问题。基于大数据的储层预测方法可使用更多甚至全部的地震属性与井数据,可自动挖掘数据间的隐含关系,发现对预测效果更好的属性。可通过LSTM循环神经网络把属性作为时序信号来处理,也可利用Resnet卷积神经网络把属性作为特征图来处理,均取得了较好于常规预测方法的预测效果。
中国Modern Oceans技术成果

分享到各大社区

  • 中文

    /
  • ENG

    /
  • PYC

    /
WeChat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