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突显,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发展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汽车成为全球共识。项目以开发高安全、高可靠、低能耗的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系列化产品为目标,在动力系统共性技术平台、车载能源状态估计及热电结构一体化集成技术、整车控制和综合能量管理技术、整车节能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开发完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整车技术平台体系,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系列化产品,实现了批量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解决了我国新能源及节能客车动力系统长期存在的可靠性低、成本高、自动变速箱技术国外垄断等问题,实现了动力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关键零部件国内完全掌握。
2、研发了具备智能化安全预警、远程标定和智能化故障诊断等功能的整车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电磁抗扰性达到业内最高等级A级,解决了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复杂电气环境下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动力分配、多模式切换、多能源管理控制策略,整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得到全面提升。
3、建立了车载能源系统寿命预测模型,优化了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充放电管理策略,提高了SOC估算精度;开发了具备温度调节功能的车载能源系统,解决了全天候、全工况下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4、开发了具有转角自适应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解决了传统转向系统能耗高,低速转向不灵便等难题;开发了一种先进的智能控制热管理系统,有效降低整车能耗。
5、采用新型粘接铆接新工艺及全铝车身技术,发明了新型客车侧围骨架结构,减重效果明显;采用统一的机械与电气接口,实现了电动底盘的通用化;开发了6~18米系列化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形成了配置可更改、功能可定制,系统平台化、成本差异化的系列化产品体系。
截至2014年10月底,获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产品公告96个。实际线路运行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30%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45%以上,纯电动客车电耗0.8kWh/km以下,位居行业领先水平。已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SCI论文25篇。已在全国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及节能客车9915辆,销售额达91.7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3.64%,位居行业首位。拉动了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行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