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Find Technologies >详情
C4-二羧酸对环(Phe-Pro)生成的调控机制
应用领域:Modern agriculture
我有意向
国家/地区
西亚
行业领域
Modern agriculture
简介
环状二肽(苯丙氨酸-脯氨酸,简称cFP)因其显著的抗真菌、抗菌和抗病毒特性,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cFP通常由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合成。本研究旨在阐明cFP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通过筛选伯克霍尔德菌R456菌株的997个Tn5突变体,找到了8个对禾谷镰刀菌(Fg)具有增强拮抗作用的突变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证实其中一个突变体(突变体88)的培养滤液中含有cFP,且该cFP对Fg具有抑制活性。基因分析发现,突变体88中受损的基因属于Dct转运系统(Dct-A、-B、-D),该系统负责转运C4-二羧酸。进一步研究发现,Dct基因敲除突变体的cFP产量高于野生型,而互补菌株的cFP产量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此外,添加外源C4-二羧酸会降低野生型R456的cFP产量,表明C4-二羧酸对cFP的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由于cFP的合成与NRPS相关,研究团队先前在R456中发现了一个源自藻类的NRPS簇。敲除该NRPS簇中的基因2061会显著降低cFP的产生。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基因2061的上游存在一个Fur盒结合位点,酵母单杂交实验证实了Fur蛋白能够与该位点结合,并且随着C4-二羧酸浓度的升高,Fur蛋白的结合能力也增强。敲除Fur基因会导致基因2061的表达上调,并增加cFP的产生,这表明C4-二羧酸是通过增强Fur蛋白对基因2061的抑制作用来抑制cFP的合成。
  • 中文

    /
  • ENG

    /
  • PYC

    /
WeChat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