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过度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学研究,分别合成了锌酞菁、钴酞菁、铜酞菁、锰酞菁,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方法,在合成上进行了改进,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荧光光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锌酞菁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基于酞菁化合物本身不太好合成,尤其是在提纯方面比较复杂,基于培养学生的目的,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平行研究,接来下这几点,都属于平行研究。二、采用5-(N,N-双乙酸基氨基)-1,3-苯二酸(H4adip)和偶氮苯-3,5,4’-三甲酸(H3azota)两种含氮羧酸作为桥基配体,选用偶氮联吡啶(azopy)作为辅助配体,合成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稀土金属配合物,对他们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三、采用邻苯二甲酸和4,4'-偶氮联吡啶作为混合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7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对其结构及部分化合物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Cd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以及酸碱稳定性,并对个别重金属离子显示出荧光猝灭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四、采用自己合成的配体(4,4'- ((1E,1'E)-anthracene -9,10-diylbis(ethene-2,1-diyl)) dibenzoic acid)合成了锆和铪两个结构新颖的孔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400摄氏度以上才分解)和良好的N2吸附能力,并且显示出溶剂致变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