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

    /
  • PYC

    /

资源&服务 |

科技服务云超市
首页 > 资源&服务 > Find Technologies >详情
脐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应用领域:Biology and New Medicine
我有意向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领域
Biology and New Medicine
简介
宫内细菌感染是因病原微生物通过某种途径 侵入羊膜腔使得胎膜、 绒毛膜、 羊水、 胎盘等发生感染。宫内细菌感染可促使早产、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早发感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凝血功能异常发生,且宫内细菌感染可致胎儿脑白质损害,增加新生儿脑白质软化的发生率,并常引起早期新生儿各系统感染,是新生儿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危害不容忽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其预后很重要。然而新生儿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缺乏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有效途径。为避免感染扩散及发生并发症,新生儿医生常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使用抗生素。报道显示,我国新生儿病房抗生素使用率至少80%以上,甚至有些地方达到了100%。此可能影响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建立、激发真菌感染及耐药等。 目前用于检验早期新生儿感染的常用指标主要有血培养、CRP、PCT、IL-6、CD64等,血培养虽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检验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不能反映疗效,且目前各医院血培养方法缺乏标准化,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给临床带来诸多不便,故目前CRP、PCT等常作为诊断早期感染的敏感指标。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新生儿因机体发育不成熟,免疫状态低下,细菌感染时其水平不能相应升高。PCT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健康个体中浓度非常低(<0.1ng/ml),感染时则显著升高,现已有文献报道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细菌感染的特异和敏感指标。但PCT在新生儿生后2天内存在生理性高峰,这将干扰结果的判断。本研究能避开PCT的生理波动期,通过检测、比较脐血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并监测新生儿感染结局,探讨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测量脐血炎症指标,不仅可以快速获得血标本,避开出生后多种因素致炎症指标的生理波动,且可避免对新生儿实施抽血操作,减少患儿痛苦。 本项目研究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中在我院新生儿科NICU住院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比较脐血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并监测新生儿感染结局,从而探讨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 中文

    /
  • ENG

    /
  • PYC

    /
WeChat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