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对于碳包覆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如 LiFePO4/C 等),由于表面碳层包覆的不均匀性,存在活性物质裸露的现象。有些锂电池正极材料(如钴酸锂、三元材料等),为了保证其过渡金属离子的高价态(如Mn4+、Co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实现其表面碳包覆。活性物质的裸露使得锂电池正极材料与环境空气接触后,会导致其表面脱锂和/或生成副产物(如氢氧化锂、碳酸锂),降低出厂性能。其次,在锂电池工作过程中,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会加速其性能衰减。为了保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出厂性能,在材料的包装、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必须保证材料与空气隔绝,这无疑增加了材料的应用成本。同时,为了提高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对正极材料进行有效的表面修饰是必然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对正极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应尽可能做到:不损害材料的振实密度、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针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述现实问题,本项目发展了常温常压气相沉积技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致力于材料表面结构微调控,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抗老化能力。本项目技术不损害材料的振实密度、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适宜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对行业的推动作用:本项目技术的实施,能够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品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