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内容简介:海肠富含风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自然采收量已难满足市场需求。研究团队多年来围绕海肠先后开展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的工作,形成了海肠人工育苗养殖技术体系。包括建立健全了海肠的人工育苗技术:明确了育苗、养殖专用复合饵料构成;完善了海肠的增养殖技术,开展并建立了海肠与日本对虾混养模式;完善了海肠人工养殖及底播增殖技术。同时围绕养殖水质保持、废水处理综合技术,开发制备了专用微生态制剂等。
技术指标:通过优化的人工育苗工艺,使海肠幼体的浮游期缩短了15-20天;利用开发的专用饵料和微生态制剂,降低了保苗期的死亡率;通过与对虾等混养,降低了养殖成本。已建立育苗水体约4000㎡,滩涂养殖面积约2000亩。
转化所需投资:育苗及规模养殖需3000万元。
项目转化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经济效益:增养殖产量平均300公斤/亩,规划养殖面积1万亩,产值达1亿元/年。社会效益:本技术为近岸海水养殖提供了新的养殖品类,有助于促进海水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建立的人工增殖与混养模式,有利于实现海岸带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同发展。